客从长安回,叙阔访邻里。貌悴于去时,因而问所以。
客悲向我言,此行幸脱死。长安遭饥荒,食尽到糠秕。
升合贵不赀,珠金何足恃。凌晨出求籴,于于如栉比。
暮归持空囊,菜色皆相似。老弱困且羸,行随墙壁倚。
村墟向昏黑,剽掠群凶起。咸云田中麦,苗枯无雨水。
今年如弗收,炊爨当易子。予闻重叹嗟,祸及乃至此。
八政食为先,周书本微旨。天下苟有饥,稷思若由己。
梁惠战国时,民粟知移徙。一夫不获所,古人心愧耻。
如何填沟壑,遽忍立而视。此邦粗偷生,唇亡寒及齿。
嗷嗷食口众,身不亲耒耜。今朝听此言,徒增惊悸耳。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鹫翎长箭虎纹靫,歌舞还朝拜玉阶。今日方知神武略,书生何用议殊厓。
朱云衅天汉,金乌朗炎曦。方夏苦埃郁,言遵芳圃嬉。
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池。微凉度鲜飙,浅碧漾寒漪。
短藻翻鳞鬣,閒渚集凫鹥。流目落翔泳,游心寓篇词。
愿言领幽意,况复酬心知。坐抚景光寂,还怜车马稀。
消摇极瞻讽,旦昼不知疲。畴能均凉燠,无为居所移。
春风不到海边天,喜见皇皇使节鲜。料得吴儿心似铁,不妨多饮石门泉。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二子苟遇时,惠泽?孤茕。惜其遭逢谬,不见礼乐兴。
迩来一千年,文献鲜有徵。岂无辅相贵,未免利禄婴。
鄙夫何所知,浪窃当世名。致君事莫及,好古心徒倾。
身疲道路长,兴入江山清。偶随群臣后,获见百代英。
神姿俨渊肃,雄论极醇精。德政尚宽和,西土臻治平。
福善固天理,愿治本民情。昔叹贤豪稀,今见德位并。
寄言同袍子,拭目王化行。
昨夜马头雹,满天羊角风。吹灯不敢寐,愁坐欲书空。
寥天漠漠风猎猎,我居硖中旬已浃。青衫白发笑逢君,芦苇夤缘意稠叠。
三椽巧与市廛避,一榻凉多风露接。阁前看山山拥帘,阁里读书书满箧。
游湍戏渚趣略同,泛宅浮家情敌惬。一线寒流且伴眠,四围翠影常闻唼。
容颜五十未衰飒,景物东西恣收拾。索处自怜虽作赋,长贫乞米空书帖。
周旋渔弟与樵兄,扶持山童并灶妾。定心纵断隔楼钟,照眼还开满林叶。
瓢不空心酒细倾,屐无前齿苔争蹑。旅人地主两相忘,看君醉启丹砂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