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晚忆陆子远沈明卿十二韵

初冬天未寒,雨过林光接。
丹柽拥青厓,重重间云叶。
古木猿垂条,山城鸟归堞。
阡陌俱悬黄,凫葵已落荚。
鸿雁护水田,霜皋喜初涉。
拟过孙登巢,将询谢公屟。
沙明月欲生,酒清未同歃。
安得二三子,松下听缓颊。
金阙烟际来,蓬莱镜中叠。
暝钟逾岭长,岚阴向晚怯。
行曳碧涧端,眠与白云贴。
山空瑟不鸣,涧下谷风猎。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猜你喜欢
平生为物役,年纪积渐老。
不省这个意,老得越颠倒。
自读二诗来,迷云扫空照。
我为谢彭翁,且喜无烦恼。
廉纤小雨来,噤罥轻寒乍。丝竹送迎时,灯火阑珊夜。
铜壶漏故迟,银烛花频灺。怀我独醒人,健笔方飞洒。
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
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
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

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浓云似墨滞行旌,点染春郊最有情。话到桑麻风自古,灾余草木雨还生。

土龙不用胡僧咒,竹马偏喧徲子迎。烟火几家寥落尽,空山布谷一声声。

蓼浦兰江隔远涔。彩毛飞去信音沉。十三弦上锼金柱,二八丫头琢玉簪。

无处觅,好难寻。空留双影绣罗衾。几回欲向沙头路,到得沙头路转深。

年来全负菊花期,初浥寒香三两枝。几叶残经摊坐次,一钩冷月入帘时。

凋晨严夜独宜我,妙色华光合似谁。欲写精神惭笔力,沉吟空惜出尘姿。

眼明渐见天涯驿,脚力将穷地尽州。

凤城无处不弦歌,借寇曾惊五马过。百里鸣琴驯雉兔,三湘彩笔动菁莪。

未论棠阴垂泽远,且看芹泮受恩多。我是晏婴门下客,春风得意竟如何。

合黎山畔黑河湄,四月津亭散柳丝。
同是投荒君且住,可能生别我无悲。
弟兄绝域分襟处,尊酒斜阳奏角时。
玉塞金陵千万里,相看歧路泪双垂。

吴侯好事者,饮我漫泉亭。漫郎不复作,泉水空泠泠。

汲引资漱涤,尘心嗟顿惺。心惺觉超诣,渐与上禅并。

客飧金光草,千载游青冥。遗踪堪一访,披草入云汀。

折芦渡迷川,面壁出苦海。六叶长菩提,衣钵曹溪在。

一出此门去,便与中土殊。明知有还日,得及生也无。

况我多病躯,思亲泪眼枯。当此冻裂肤,上马索人扶。

前望雪漫漫,黄沙万里宽。回望见天山,重门寂寞关。

凄绝咽无声,谁识此时情?

司徒堂下狐狸语,御史台中凤皇去。同时罢削七十人,第一声名最贤素。

马鸣萧萧落日残,北风中人行路难。天寒地闭龙蛇蛰,树空枝多鸟雀欢。

知君心爱兰溪水,东欲入山访松子。不下飞飞羡海鸥,无言去去思桃李。

君不见将军万里又边行,丞相孤身方道死。莫言西第颂功成,休说东山济时起。

山中若遇牧羊儿,也应问我可时。蓬菜一谪三千岁,早晚人间候满期。

道无今昔异,只问读书人。气节遥相待,烟霞剧可亲。

高踪虽缥缈,余韵足吟呻。雅有知音者,探幽独会神。

暇日容怀古,千秋俯仰同。声名羞斗蚁,篆刻薄雕虫。

马骨终知己,蛾眉失画工。欲论今古意,天问答应穷。

先皇巡狩日,此地即行宫。拜舞千官肃,飞扬八骏雄。

雕弓开塞雾,鼍鼓振山风。今日繁华歇,重过恨不穷。

时回春日暖,晴看柳垂金。绿叶和风放,新枝拂晓禽。

梦中握手说离愁,梦觉欢娱忽已休。
安得人生真似梦,华胥蝴蝶共悠悠。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