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叙事诗,描写的是跟随刺史崔敏自郊外回来应邀造访居住在城郊的卢少府一事。诗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几个生动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楚南的朴实民风,体现了诗人“民利民自利”的社会观,表达了诗人谪居南荒悲愤而凄凉的心境。
诗的开篇便点明郊居的地方是在湘江岸边,孤零零的没有邻居,世俗的尘网难以束缚,人人自珍自重。永州地处偏荒,人口稀少,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记载,永州“元和初仅有户八百九十四”,环境宁静,但也冷清。诗的后六句描绘了卢少府城郊住处的安静祥和的景致:莳芍傍柳,正是夏月;泉回路转,垂藤绿竹,环境清幽。主人十分热忱,设筵开樽,虚室以待。楚南民风有陈年老酒专待贵客的习俗,此风至今犹存。“国老”、“贤人”来了,打开陈年老酒,倾尽家有招待客人。出门碰上的是鹅儿戏客,看到的是鸥鸟相爱相亲。在这幅极具楚南风情的画卷中,既有淙淙的泉水、依依的杨柳、浅浅的卵石、垂挂的藤蔓、深绿的竹林,又有鹅儿的欢鸣、鸥鸟的爱语,还有陈年老酒的芳香,更有主客对饮时的笑语欢声。环境幽静,气氛祥和。
柳宗元从“生人之意”为动力的历史发展观出发,曾提出“民利民自利”的政治主张。在《晋问》中曾为封建社会描述了一幅理想的图画:人们按照常规生活,得到自己需要的物资,人人按照社会的规范规范自己方便自己;社会上的物资可以自由流通;长幼亲戚和乐共处,每个人都把敬老爱幼看作是自己的责任,用不着感恩戴德;没有兵灾刑罚之苦,也没有追税逃役之难。这实在是《礼记·礼运》中设计的“小康”社会的具体化。诗人笔下的郊居生活,人的感情是淳朴真诚,自然景物是清幽活泼,正是这种理想社会的缩影。
然而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着的,因而诗中描写得愈和乐,就愈能衬托出诗人谪居南荒的孤凄、心境的悲凉与不平。本诗白描叙事,而意蕴深远。句句祥和,字字清泪。首联“无邻”,幽静中透视着诗人的孤独;“世网”里显出诗人的惶恐与无奈,明是羡慕别人,暗里悲怆自己。颔联一“莳”一“开”,一“延”一“值”,民风淳朴,反衬出官场的险恶。颈联的“回”与“转”,写的是幽清的景物,咏的却是诗人的九折愁肠;“依”与“间”,雅静里寄托诗人的无限希望。最是尾联自然高妙,是写实,更是写意,语意双关。从写实看,上路偏偏被鹅儿们戏弄,诗人调皮的语气中突出了丰足、和乐。但“闻道”又可以作懂得了道义,有了渊博的知识解。懂得了道义,反倒落得个听猿猱哀鸣、众鸟啾号的境遇。鸥鸟尚能相亲,自己却过着“囚拘圜土”的生活,这是怎样的不公?联想到《惩咎赋》“既明乎天讨兮;又幽栗乎鬼责”的语意,自然美景忽然化作诗人的诉说,不平的呐喊,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之情。
诗平中见奇,乐中怀哀。正如苏轼评柳诗所说:“而其美常在于酸醎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诗人玉屑卷之十五·柳曹仪》)
陈君读书号博识,鞭笞诸子嚼群籍。残铜败铁投洪垆,瞬息化作黄金汁。
番阳春深湖水浑,忆昔圣祖西来巡。龙争虎斗白日瞑,我师一鼓彼师奔。
四郊阴翳转开霁,上清下旷见天地。日月双辉开大明,赫赫皇图传万世。
陈君曾上庐山巅,俯视湖水怀当年。圣祖神游去已远,攀龙为赋乌号篇。
平生崛奇降不下,山名水字费模写。铺张圣德与神功,欲继商书与周雅。
词坛自古多旁蹊,毛颖有传闻昌黎。此诗请刻庐山石,圣祖勋业天地齐。
丹凤昔飞舞,衔书出天京。孙登起苏门,赴此万里行。
览古惬幽趣,题诗播清声。琅琅四百篇,往往物外情。
历险客怀倦,凭高壮心惊。归来鬓如丝,兰草秋露荣。
年貌不可恃,浮云竟纵横。论交故人稀,矫首朔雁鸣。
江汉十年外,远游慰平生。
忆昔慕远游,朝华沐春露。焉知丧乱后,林杪秋叶蠹。
閒关西州门,寒日收踽步。尚馀平生友,示我广平赋。
耿耿河汉辉,幽幽冰雪度。终惭媚求悦,宁悔贞取妒。
朗吟发孤音,明月落庭户。世事殊未涯,岁年忽云暮。
有美君子心,永言金石固。
孟尝临合浦,感应郡还珠。至宝骊龙吐,奇珍老蚌刳。
卖绡归水底,解佩失江隅。瑞彻廉州岛,光连甓社湖。
荧煌星彩乱,皎洁月华孤。一境浇风变,三年治化殊。
朱轮开正路,宝剑出洪炉。得善如怀瑾,持廉若握瑜。
宪台宜皂盖,清节莹冰壶。任重过唐牧,官高合汉符。
诗书多士进,刑政庶民苏。禾产休嘉穗,桑刊种植图。
悬鱼朝却馈,斋马夜空刍。驿馆雄三晋,谯楼壮九衢。
祀坛知备礼,泮水见崇儒。机杼灯前妇,锄犁垄上夫。
圣恩宣远近,民瘼绝锱铢。山圃春蔬卖,花村社酒沽。
利人廉叔度,洁已范莱芜。雅趣南山号,孤忠北极扶。
秋霜曾肃物,时雨每沾枯。仙李青千叶,甘棠绿几株。
池头今睹凤,台上昔瞻乌。马喜儿童竹,鞭留长者蒲。
汗青循吏传,头黑宰臣谟。画舫龙湾度,丹衷象魏趋。
红云开玉陛,白日丽金铺。简牍书臣绩,江山拱帝都。
钧衡看秉执,廊庙听都俞。盛代时雍洽,皋夔佐有虞。
扫尽边愁天地宽,奇怀不减且为欢。无端笑傲偏宜酒,如此疏狂岂称官。
风定蝉声摇草树,夜深萤火乱杯盘。临流颇忆渔洋语,拟带笭箵与世看。
远我父母,事人父母。谁无父母,谁有父母?少慕事亲,十年不字。
长慕事亲,终身不字。谓我女子,谓我男子。宛然孝子,宛然处子。
有父子伦,无夫妇伦。婴皃子后,惟此一人。暮雨梨花,年年寒食。
麦粥一盂,父母之侧。
望望城南隅,彩云凝不飞。金舆游幸地,万马争驱驰。
马前拥才人,校猎勇如罴。一箭落飞鸟,重赏穷民脂。
中有射雕将,姓名知为谁。百金换一狐,马首络青丝。
臂弓更腰箭,突击纵所为。一从恃宠爱,立致倾国赀。
威势何翕烈,顾盼生陆离。君看草头露,转瞬尽朝曦。
因风致危词,彼昏恐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