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诗的首联,即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十二楼”、“望仙楼”皆指宫妃的住处。《史记·封禅书》记,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又,《旧唐书·武宗本纪》记,“会昌五年作望仙楼于神策军”。诗中用“十二楼”、“望仙楼”代指宫妃的住所,非实指,是取其“候神”、“望仙”的涵义。这两句是说,宫妃们在宫楼之上,一大早就着意梳妆打扮,象盼望神仙降临一样企首翘望着君王的恩幸。
颔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望幸之人内心的清冷、寂寞:“锁衔金兽楼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这两句说,宫门上那兽形门环被紧紧锁住,那龙纹漏壶水滴声声。上句“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下句“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颈联通过宫妃的着意装饰打扮,进一步刻画她百无聊赖的心理。“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是说刚刚梳罢那浓密如云的发髻,又对着镜子端详,惟恐有什么不妥贴之处;想再换一件新艳的罗衣,又给它加熏一些香气。这一联将宫妃那盼望中叫人失望、失望中又怀着希望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十分逼真。“望”的时间越长,越叫人心情难堪,说是没指望吧,又怀着某种期待;说是有希望吧,望眼欲穿,实在渺茫。罢梳复又对镜,换衣重又添香,不过是心情烦乱无聊和想望之极的写照。
末联写宫妃“望”极而怨的心情,不过这种怨恨表达得极其曲折隐晦:“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袍袴”,指穿短袍绣袴的宫女。“遥窥”二字,表现了妃子复杂微妙的心理:我这尊贵的妃子成日价翘首空望,还倒不如那洒扫的宫女能接近皇帝!又表明,君王即将临幸正殿,不会再来的了。似乎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哀怨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腻、逼真。自首联总起望幸之意后,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于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和对人物间的处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寂寞、苦闷、伤怨的精神生活。
双绾同心结。喜今夜、新人二九,残年腊八。几队纱笼徐引导,光漾黄金跳脱。
何况是、玉人如月。小捉养娘帘底间,问徐公、城北人争说。
灯下看,果英发。
天公更自风流绝。响琼签、且烦青女,细飘珂雪。为验谢娘才调好,故把吴盐轻撒。
不须虑、铜舆街滑。我识李谟吹笛手,但今宵、凤竹休频擪。
枕函上,印红颊。
有约移尊玉署东,小梅疏雪赏心同。轻飏晚色还随袖,浅著春寒未满丛。
娱客漫须琴有调,催诗却笑雨无功。休论腊日三回白,且胜元宵万点红。
帝梦非熊起旧邦,侧思贤佐隐京江。三边羽檄来金殿,五色龙函到石淙。
范老甲兵胸有万,李侯才气世无双。临戎制胜寻常事,早见边城筑受降。
晓行不厌湖上山,别有天地非人间。安得移家此中老,白云常在水潺潺。
生小横塘住,烟波一棹轻。年年采莲惯,莲种尽知名。
镜影净湖光,人面花枝映。红衣薄似侬,不耐秋风冷。
朝来采莲处,露叶未曾乾。欲取珠相赠,终怜无定圆。
折莲丝绕手,根蒂还牵藕。回棹漫相惊,鸳鸯此中守。
斯人管乐俦,而分山泽槁。岂无园中菊,念此霜露早。
衡门卧日晏,幽径时自扫。芳晨有旨酒,客至即倾倒。
兹言乐游衍,春服丽轻缟。古道少人行,杖藜入秋草。
神閒韵自适,意远色逾好。鼎鼎百世师,遗荣以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