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知音,在清澈的池水边,横斜着清瘦稀疏的梅花影子。
小窗外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那一缕缕情思、一阵阵暗香,都透出在这幽静的夜晚。
那清淡的月光,那疏梅的幽芳,将伴人进入梦乡,梦中很可能见到远在千里外的长久思念的知音。
你知道不,纵然屡遭风吹雨打的摧残,梅的品格还是依然如故。
注释
点绛(jiàng)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
水边清浅横枝瘦:横(héng)枝,指横向生出的梅枝。瘦,指梅的枝条稀疏。“水边”句,化用林逋(bū)《山园小梅》诗意。其一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二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句意为清澈的浅水池边横斜着稀疏的梅花枝条。
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照得窗前如同白昼。昼:白天。
共:和。
俱:一起。
透:透出,透过。
清入梦魂:即“魂入清梦"的倒装,指梅和月的灵魂品质进入了我清幽的梦境。
千里人长久:“千里”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意。意为祝愿千里外的知音天长地久。
雨僝(chán)云僽(zhòu):梅月经受雨和云的折磨。僝僽:折磨。黄庭坚《宴桃源》:“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
格调:品格和情调,此处专指品格
依旧:像以前一样,指品格不变。

赏析

  “一夜相思”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相思”竟至于“一夜”,体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状。“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既写梅花的形象,亦暗写月。“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横枝瘦”形容梅花的风韵姿态;“瘦”字照应上句,是“相思”的结果。“相思”是此词意脉。“相思”不得,故梦;梦不得,故千里寻人,遥致情怀;寻人致语仍难遗缱绻孤寂之情,遂有问;由问而突出梅花在凄雨寒云之下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从而也就抒写出词人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的人格,完成了意境创造。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这两句咏月与梅。上句写月,暗及窗内之人,“如昼”二字描绘了皓洁的月色,月照“小窗”,体现出室内人的难眠之意;下句“情”因“相思”而生,“香”从嗅觉上写梅花,“透”字自月光转出,而用“共”、“俱”二字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两句意蕴丰富。这里的“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千里人长久”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意,写词人对远方友人的祝愿,既含有相思之情,又暗中关合一个“月”字,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这两句咏梅言志,先以疑问句突出词情,继而写梅花遭受风雨摧残而格调还依旧”,表现了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梅花的“格调”,正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首月下咏梅词,托梅言志,借月抒怀。词人把梅、月、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写,寥寥数笔,点染出梅花的幽姿清韵、暗香芳魂,也描绘出月亮的清辉,创造了一个清幽温馨而又朦胧飘渺的境界。通篇写梅月,却不道出半个“梅”字“月”字,而能尽得其象外之物,环中之旨,脉络井井可寻,是一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这首词把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天,词人从浙江东阳赶赴江西探望自己的好友辛弃疾。词人赶到紫溪等待朱熹相聚,由于朱熹有事未能前来,词人于是便辞别辛弃疾东归。词人走后,辛弃疾作了一首《贺新郎》词,词人看到后,就写了这首词来赠答。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猜你喜欢
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
蚁行经古藓,鹤毳落深松。自想归时路,尘埃复几重。
圣朝方考牧,番育寄才能。
屡别良可叹,闲游不复曾。
行尘遵洛汭,朝骑对觚棱。
瀍上秋台迥,归来正好登。
风前不见花中叶,雨后难寻底花。
蜂蜂纷纷过墙去,只疑春色在邻家。
五里乔松径,千年古道场。
泉声与岚影,收拾入僧房。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
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犹带几分羞涩。

陇头倚雪眠霜。寒肌密抱疏香。待得罗浮梦破,美人打点新妆。

楚水悠悠欲尽头,一双归雁远鸣秋。可应榆塞经过地,不及蘋江远近洲。

出自吴东门,遥望姑胥台。望久无所见,回风惨蒿莱。

图王志未就,神木生劫灰。三复春秋传,英雄使人哀。

故园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君试望。远山*处,白云无恙。自唱。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花又放。满意一篙春浪。
祇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结庐人境澹无心,空谷犹闻喜足音。自是胸中有丘壑,何须眼底见山林。

清琴浊酒疏帘晚,嘉木幽篁小院阴。别业萧閒谁得似,浣花流水草堂深。

闻道长安异昔时,秋风落日草离离。九成宫阙无寻处,空有人来拂断碑。

红影摇摇白玉堂,寸心只愿照逃亡。翰林记得皈来晚,荣赐金莲一炬香。

吟苦偏愁白发催,故人何事又诗来。篱边黄菊花相对,客里清樽酒自开。

南国此时聊遁迹,北扉当道正需才。嗟予潦倒无他望,独立西风想钓台。

五龙深处相公家,楼阁连空锁暮霞。门外久荒车马迹,庭前犹放木樨花。

竹叶裙纱摺摺香,荷风占断晚西凉。
年来欢事愁边减,别后秋更梦外长。

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菩提即烦恼,尽令无有馀。

秋光忽已半,暗蛩作寒声。堤柳渐落叶,风露涌凄清。

客怀易成感,迢迢故乡情。城东有别墅,朝夕聚群英。

手谈复觞咏,绝无尘虑生。愧我独何为,劳劳苦浮名。

孤舟烟水上,远道恒心惊。

沙头郭索众横行,岂料身归五鼎烹。支解樽前供大嚼,胸中戈甲也虚名。

凌空峻阁傍云开,景色天然画里裁。倚槛凭高频纵目,端阳光霁接天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