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第二句是写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们犹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下片则是说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秦中天府旧金汤,圣代提封寄一方。西去地连沙漠尽,北来城带海山长。
分符望重诸侯伯,参政官烦给舍郎。关塞五年三出将,闾阎多事屡经荒。
随车少妇劳牵挽,失穴残胡尚陆梁。共倚吁谋裨社稷,早闻忧国有封章。
芝兰莫遣蒙萧艾,貔虎终教制犬羊。充国屯田长在汉,士安租调总归唐。
朝廷拔擢君何忝,朋辈交游我未忘。离别此时无限意,酒酣分手脱丝缰。
嗟四雏兮二男二女,咸婴孩兮无知,未委兮其虎与鼠。
朝无食兮酸啼,数顾视兮筐兮。为廉士兮不仁,吾过高兮累汝。
彼墨台之殉洁兮,亦薇英之独茹。岂妻孥而同饥兮,为西山之土苴。
吁嗟乎,膏粱吾不知求兮,文绣吾不知与。徒著书兮满家,不能易兮一肥羜。
既遭时兮不祥,分吾生兮终窭。熬文章兮为糜,是吾心兮所组。
化呱呱兮为蠹鱼,饱六艺兮以孳乳。天下皆晦盲兮,吾多学兮焉补。
欲号泣兮困穷,天地岂吾兮公姥。彼鸱鸮兮肆虐,将切鸾皇兮为脯。
返岩穴兮深潜,与骨肉兮为土。已矣乎,孔雀爱其珠尾兮,山鸡惜其文羽。
宁网罗之见罹兮,不忍濡夫微雨。
塞上音书胡不传,迟君明月几婵娟。袖中芳草寒相负,马首梅花春自怜。
孤角千家沧海戌,故人双鬓蓟门烟。褰惟莫讶星辰乱,知我行吟入斗边。
狭巷萧条隔市尘,泥涂往往欲摧轮。平津莫讶回车早,此地曾无牧豕人。
秋阴深处阁钟声,幽径人来鸟解迎。书访古台荒草合,珠明小沼夕阳晴。
多红树新添醉,如此青山好隐名。游倦欲投萧寺宿,白云留我坐三更。
万卉都销歇,奈何人,凄凄冷冷,清清时节。记得轮蹄燕冀道,魂梦飞悬京阙。
留不住,春风蝴蝶。悔煞拈花成一笑,堕红尘,永历昆明劫。
号尽了,子规血。
年来诗味寒于雪,更沈沈,心如古井,身如秋叶。手制幺弦弹羽调,苦诉衷怀凄切,有谁听,悲歌激烈。
从此空山耕石老,遍人闲,不见瑶台月,真错铸,六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