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看十户人家还有几人在?无人相看,纵有千座山峰也白白地夸耀其多了。

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只有哭泣的行人,城市里听不到那欢乐的歌声。

征夫横衔枚于口中,扛着兵器,就像随水漂流的桃梗,四处奔走,不得安定。

直至现在那官军仍未能打通蜀道前来增援,蜀地不保,我的前途该如何安排?

注释

征夫:古指出征的战士,也指离家远行的人。

室:即家。

空:徒然,白白地。

自多:自满,自夸。

路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惟:只有,只是。

漂梗(piāo gěng):随水漂流的桃梗。诗中比征夫。

衔枚(xián méi):横衔枚于口中,以防喧哗或叫喊。枚,形同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古代军队行进时,为防止喧哗,保证军事行动的隐密,便让士兵将枚横衔在嘴里,两端的带子系在颈上,士兵便无话可说了。

荷戈(hègē):扛着兵器。戈,指兵器。

未通蜀:未能打通蜀道前来增援。其时长安通蜀的道路被吐蕃阻断,故言。

吾道:指诗人的前景,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哀悯黎民、心忧社稷的情怀。首联写战争造成的混乱人口减少。颔联写路上生离死别的场景。颈联把自己比喻为漂浮在水中的断枝枯藤,写自己漂无定所。尾联诗人通过写现实蜀地未通暗含自己的前途渺茫,对自己和国家产生忧虑。全诗前二联写自己看到路上的征夫,后二联联系自己身世更像征夫,诗人从一个独特视角,把一个混战的安史之乱社会现实,以一个征夫的形象展示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祸。

  首联“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写出了战争频仍的混乱时代,老百姓因苦于征战远戍,或流落他乡或被抓当兵或饥寒而死,造成人口急剧减少的状况。十户人家没有几人是活着的,在这样一个战乱频发的年代,黎民百姓已经剩不下什么了,家里山外到处都是荒无人烟、一片凄凉景象。诗人以极为沉痛的语气,描写出了朝廷征召壮丁带给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和无穷苦难。

  颔联“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写诗人的所见所闻,蕴含着极深的悲切情绪。“路衢惟见哭”写出了大路小路上到处都传来送别亲人上战场的生离死别的痛哭之声。“城市不闻歌”与上句相对,就连最热闹的城市也听不到一句欢声笑语。之所以景象如此悲凉,归结起来只有战争。这两句诗,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战乱带给人民的伤痛与无奈,诗人痛恨这没有休止的战乱与征戍,忧国忧民之情尽在其中。

  面对生灵涂炭,联想自己多年四处漂泊的身世,直到现在还找不到可以暂时安定栖身的所在,心系人民疾苦的诗人有感而发:“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他将自己比作漂浮在水中的断枝枯藤,找不到安身之处,形象地映衬出战乱时期人们的居无定所、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而那些衔着竹片背着沉重武器,在战争状态中的紧张地行军的战士,也是一根“漂梗”。这两句描述,透露出对战乱的愤慨。

  尾联“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写出诗人对自身对国家未来的极大忧虑。官军没有收复四川,我能够到哪里去呢,诗人忽然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安史叛军没有平息,外患侵扰尚未结束,前往蜀地的归路还未打通,自己还能不能回到家乡还是个未知数。面对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不可知与不确定,在诗人对未来担忧中,也包含着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这首诗,诗人选择征夫这样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烙印的人物作为触媒,通过特殊的角度,将安史之乱带给劳苦大众的深重苦难予以深刻的揭露,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未来前途的深深忧虑

创作背景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冬,吐蕃围攻松州、维州,蜀人被征戍守,战事失败,死伤甚众。杜甫居阆州,忧时局之危急,又伤百姓兵役之苦,哀征人败丧而援军不至,同时自慨进退失据而致漂泊转徙写下这首诗。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吾老尚喜事,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天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尝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间。
儒冠杂武弁,屡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阅尽四家诗卷子,自然优劣在其中。
石龟野鹤心相合,菊磵花翁道不同。
鸣凤翱翔上霄汉,乱蝉萧瑟度秋风。
一篇论尽诸家体,忆着当年巩睡翁。

异县逢佳节,羁愁太瘦生。黄花真解事,白首缓伤情。

十日尚堪醉,一杯犹有名。眼前多胜士,何必洛中英。

通身红烂业非轻,血染千山草木腥。
一阵西风卷黄叶,月华如水满空庭。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
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橘老柑黄不奈何,飘然艇子出烟波。而今海上单方几,王不留行一味多。

琼阶玉殿迥无尘,天子临轩策小臣。绛蜡珠帘光照曙,紫驼银瓮色浮春。

扶摇九万飞腾异,礼乐三千制作新。草野书生何以报,愿随丹禁捧丝纶。

十霜相别又相迎,只是当时一样清。天上选仙惟在善,物中多寿必由贞。

乡宾近受邦侯礼,家瑞重看子姓成。知道洞庭波不竭,年年酿入紫霞觥。

晴丝暖絮浮春光,牡丹醉里微风香。
绣帘不卷日低柳,百啭黄莺啼断肠。
玉儿步整金莲稳,回首光流花面粉。
娇慵欲去未肯行,一迳落红愁踏损。

洗竹明新牖,疏泉理废池。破砻炊玉粒,钓鲫鲙银丝。

假寐抛书帙,蠲烦泥酒卮。空馀八角扇,懒惰不能持。

屹屹楼依槜李城,月波标榜映双楹。未逢秋夕披襟坐,且向春风曳履行。

诗伯高篇先独唱,使君健笔许谁争。还朝滞客方无赖,对此飘然思亦生。

见人错失,动我心肠。交予怎不悲伤。思想燃指然臂,顶上然香。

假饶投崖喂虎,尽舍身、拚命非常。争知得,有些儿妙理,别是嘉祥。

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肾堂。肾水化为真气,气结红霜。

常常熏蒸四大,便玲珑、响喨玎珰。神光灿,得携云,归去蓬庄。

扶桑花发五云中,回望蓬莱思不穷。浮海尽头求大药,升天半路值罡风。

劳劳未悔行藏误,啧啧从教毁誉丛。午夜闻鸡还起舞,欲擎红日出瀛东。

独怜栖隐处,晴色与春兼。
山远青当牖,苔交翠入帘。
移云岩树合,过雨涧泉添。
何日携琴到,清吟兴不厌。

一到茆山三日留,满山风雨过中秋。云行松树高低见,日落涧水东西流。

外史相邀登菌树,此身只合往瀛洲。它年丛桂结招隐,野服愿随麋鹿游。

一卷清词,挑灯细翻,凄恻缠绵。想紫薇轩畔,空馀冷月,青松宅上,已锁荒烟。

鲍妹才留,苏娘锦断,尽付伤心柳絮天。思当日,吟毫五色濡,染霞笺。

芳名贯耳从前。况门第、声华王谢联。叹黄花比瘦,秋风帘外,乌丝斗妙,春雨阑边。

鸿案情遥,鸡窗韵远,折桂人归恨总牵。悲遗挂、检绣囊剩墨,汇集瑶篇。

盛名久列广文中,人比先生节孝翁。种竹昔留亭上凤,采芹今对水边鸿。

升堂化沛诸生雨,为国文兴一代风。他日铜台推教养,不知来者几人同。

溪流清浅路横斜,日暮牛羊自识家。
梅叶阴阴桃李尽,春光已到白桐花。
瑶烟敛散媚晴空。云淡奇峰。澄江金斗平波面,扁舟载、蓑笠渔翁。仿佛辋川图上,依稀苕霅溪中。舂锄掠水浪花重。飞傍芦丛。绮霞斜映征鸿影,供吟毫、佳景无穷。顿起骑鲸游兴,泠然欲御清风。

雨初歇。绕树啼鸟声咽。寂寂窗棂寒怯怯。西风吹坠叶。

又是暮秋时节。难遣别情凄切。倚槛低眉肠似结。闲阶空剩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