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滁而特立;下则幽谷,窈滁而深藏;中有清泉,滃滁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滁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家有园池乐寿康,闲中日月觉偏长。睡馀携幼游花圃,饭后呼童给鹤粮。
堆案纵横书数册,随盘欢喜酒三觞。客来问我浑无事,家有园池乐寿康。
好东风。暖融融。花坞山茶照眼红。醉游蜂。
绿烟一带前村柳。春如绣。积雪西山万万重。玉芙蓉。
黄云黯澹低神州,风雪晚来殊未休。春色连天变老树,寒光夺月明高楼。
初成谢赋此时兴,还听郢歌中夜留。二妙不来更秉烛,笛声凄断梅花愁。
荣华众所慕,志得虞咎愆。贱贫可无忧,复为饥冻缠。
有能外两途,逍遥循自然。苟不悟斯道,中心何由宣。
曰予素寡昧,未达性命原。励玆不息操,夙夜靡遑安。
奋庸有伊周,处约有骞渊。敬承圣哲训,庶慰迟暮年。
潦倒湖海客,梦跻巀㠔峰。壮心凌青云,豪气吞长虹。
风翻凤皇衣,月照梅花丛。玄洞飞蝴蝶,冲虚舞乐童。
秋波蘸铁桥,丹灶见葛翁。闽粤本异地,山灵纵奇逢。
青霞瑶草芳,朱明山带红。云母发潇潇,水帘雨濛濛。
夜乐鱼春游,伏虎云时封。翠袖笼青蛇,轰轰起潜龙。
逍遥跨白鹤,局踧嗟飞蠓。乾坤风景殊,笑宴天诸宫。
忽闻卓锡声,嘹喨盈虚空。惊觉东方白,悽然一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