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书院 其一

寻幽郊外到桃溪,翠荻垂萝景物齐。瀛海有人摇采笔,气吞云梦跨虹霓。

邓允燧,字宁极。英德人。维诚子。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贡生,官单县知县。清道光《英德县志》卷一一有传。
  猜你喜欢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谁捧绿云亲侍辇,六宫珍艳。东风第一试新妆,羡花王。

几多金粉簇霓裳,春信递朝阳。不似钿钗零落,倚沉香。

朝来烟雨繁。金炉香缕翻。坐久还慵立,眠多愁梦烦。

掩重门、落花流水,依稀随断魂。

故谢城边溪水流,郢中风物更堪愁。行人欲问阳春曲,此地犹传白雪楼。

君今初捧郎官檄,此去羊城道路赊。海上有云连蜃气,岭南无雪到梅花。

行春策马有山近,退食鸣琴白日斜。回首风尘迷北望,几逢燕使问京华。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
受气之初容易识,抽添运用且防危。
虚斋临远水,吟钓度朝晡,
苇岸秋声合,莎亭鹤影孤。
片云藏叠巘,野烧起寒芜。
独步时吟望,离人隔五湖。

閒情触起上眉端,往事从头反复看。洁己惟宜求雪鉴,容人尚觉问心难。

酣居酒国思回暖,悟到梅花渐忘寒。记得前宵檐外立,照人依旧月团圞。

井渫不食我心测,署东有井光黝黑。但足兵爨不及民,无乃虚此甘泉力。

我闻当日施将军,驻师告天天如闻。六月炎熇苦赫烈,井泉迸出如流云。

搜寻遗址妈宫左,井宽丈许石阑妥。可以汲供万人炊,但见井花开朵朵。

灌婴诚感出飞泉,耿恭下拜焚香烟,将军真不让前贤。

又闻避难白鹿洞,金钱豹子闻嘲讽。云台大将图仪容,从龙虎豹皆麟凤。

即此一井系人思,千秋万岁澎民资。澎民凿井苦难竟,水碱砂顽石扐劲。

口苦唇焦俟井旁,直比郁林井司命。此井不绝来源源,十三湾人同称庆,至今尚姓将军姓。

九灵别业何年到,聊作新图寄所思。幽谷白云晴窈窕,高檐翠树晓参差。

辋川已入王维画,韦曲仍传杜甫诗。咫尺相望成万里,卧游心事许谁知。

高阁倚天碧,湛然明镜中。了知身是幻,寄傲在虚空。

梢耸振寒声,青葱标暮色。疏叶望岭齐,乔干凌云直。

秣陵云扰后,寤寐忆君多。吾道存薇蕨,风尘乱薜萝。

遐心栖大麓,清梦越漳河。何日偕瓢笠,幽嵓听浩歌。

检点残春又一年,鼓鼙声里落花天。荒村三日无焚掠,恐是黄巾亦禁烟。

千株拂石碧岩西,一路晴阴信杖藜。柳浪半乾清籁发,蕉衣碎剪绿天齐。

閒僧问影月初上,归鸟寻枝雪后低。莫到空林求口实,从来不受凤凰栖。

轻装才卸便思乡,岭外秋高未见霜。花木四时开一色,儿孙两地作重阳。

风尘要识官难恋,耕读还虞业渐荒。相约游踪刚匝岁,海天如镜泛归航。

日惨天无色,城危岁迫除。
孤忠元自许,一死不知余。
束衽全遗体,呼儿受诀书。
登陴才信宿,肠断正愁予。

南迈清平道,长途畏日炎。青衾方敛箧,红影已穿帘。

命仆催供馔,呼童早束襜。登舆驰古道,捲幔见残蟾。

清景环苍翠,宜人屡顾瞻。须臾云气布,渐觉太阳潜。

策马穿杨去,鸣鸠作雨占。泼墨中天满,流膏四野沾。

飞来盈漠漠,洒后更纤纤。品汇皆生色,炎威已解严。

弛詹憩行署,倚槛独掀髯。无客供清话,横毡且黑甜。

片时成梦寐,一枕觉安恬。队队云犹作,霏霏雨未厌。

空濛迷近甸,点滴落前檐。仆马交愁湿,旌旄暂此淹。

有年方慰望,竟日更无嫌。雨后偏多兴,题诗走笔尖。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