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王君精神秋水清,作诗锵锵鸾凤鸣。昨朝遗我长句好,感我无限沧洲情。
我从乱来少相我,阔绝朋游恍生面。烟涛浩汹惊暝作,风叶纵横飒交战。
人间富贵多烦愁,海上神仙安可求。不如高楼饮美酒,明日万事方悠悠。
羡君才名三十载,夕露黄花向谁采。荒城满目尚荆榛,落日登临一长慨。
愁来忽听南山歌,袅袅归心悬绿萝。江上月明今夜发,为君击楫舞泉阿。
帝京惟赤县,神居应紫微。涂山万国仰,沧海百川归。
东郊事平秩,仲月祀灵威。含光开早扇,阊阖启朝扉。
翰林妙写溪村趣。茅屋知何处。溪翁想像住溪湾。
一笑如今,家在画图间。
西风门掩芦花溆。聊与渔家伍。人间不信有张翰。
剪取吴淞,空向卷中看。
九秋芳信知何许。新声一卷争睹。雅韵珠流,清辞玉润,六代宗风堪溯。
深情似诉。正三径凝霜,一枝含露。淡极无言,定应消受锦囊贮。
家风君自领取。想词坛兢羡,吟就飞絮。听雨联床,消寒剪烛,酬唱兰闺伴侣。
天涯日暮。奈塞北风霜,江南烟树。愿写乌兰,好将红豆数。
野衲云山隐自招,高僧列传党人谣。书中甲子题三径,袖里春秋纪六朝。
路觅西来传梵铎,禅安东渡挂诗瓢。心灰久已同枯井,不逐风波似汐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