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

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猜你喜欢
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将簪绂换袈裟。
同参尚有满兄在,异世犹将孙老夸。
结习未忘能作舞,因缘那得见牛花。
却修净业寻来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松岭云峰步步佳,芒鞋竹杖极幽遐。使君不得同清赏,正恐山将翠幕遮。

雨馀花色倍鲜明,最是春深多晚晴。美酒壮人如敌国,千金一笑买倾城。

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墙趺围瓦砾,鸥鹭见人惊。
日愿首平归旧里,更无余事关情。小营茅舍倚云汀。四时风月里,还我醉腾腾。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应爱山斋好,秋风不卷茅。凿渠侵蚁穴,移树带禽巢。

人世真浮梗,吾生岂系匏。不逢皮从事,谁结岁寒交。

绕涧木犀冬着花,上方台殿頫烟霞。云迷石室和光洞,犹是轩辕帝子家。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赫赫都门坐镇来,三年为政不凡才。能令江上风涛郁,复道人间夜户开。

绕郭青山常带雨,经春芳树早生梅。扬帆又送朝天去,待报明廷宠玺回。

十里空江一物无,青蓑曳雪老渔孤。酒筵正苦黄鱼热,对此寒生绿叶蒲。

万灵中,人最贵。超群化,数属三才品位。愚夫甚却骋凶顽,便将为容易。

杀害生灵图作戏。全不念地狱,重重暗记。一朝若大限临头,与佗家恺气。

人生贵适意,安用妄营为。汲泉品佳茗,兴到便吟诗。

诗成不雕琢,一任人嘲嗤。或题招隐句,或裁游仙词。

时时自吟咏,悠悠寄所思。所思在古人,古今不同时。

韦柳与元白,夙昔梦见之。虫鸟鸣天籁,春秋各有司。

问我何为者,我亦不自知。

宦游怜我食官仓,赢得青青两鬓苍。不识无情双燕子,南来北去为谁忙。

大老富诗书,不烦耕与渔。
岩同傅说筑,人学仲尼居。
静性观三极,穷神味六虚。
欲知休复意,仁义是蘧庐。
雪冻阴河半夜风,战回狂虏血漂红。
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仰看翔翮俯游鳞,物意落落各自春。
遥想沧浪五君子,长身玉立伴闲人。

秀靥宜春面,碧云■、好风透乱。近阑干、素影承纨扇。

犹记得月中见。小语风情温软,玉枕凉、轻分一半。

问绛河浅,怎禁得鹊桥断。

秋色围城郭,高楼尽一攀。廛连原上树,村带雨中山。

我忆孤臣迹,时看落日间。可怜大河水,不舍下长湾。

谗语能令骨肉离,奸情难测事堪悲。
何因掘得江充骨,捣作微尘祭望思。

老辈西斋,纵横甚、才华无敌。记曾见、酒酣以往,高吟撼壁。

诗妙共惊神有助,书工更觉行逾密。恰当时、狼藉满贫家,何尝惜。

一转盼,伤今昔。人争购,如和璧。喜深情我友,犹珍此册。

阅竟茫茫增百感,风流一去无消息。问后来、健笔起骚坛,谁其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