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其一

经年不出户,一榻日高眠。有相非关我,无心莫问禅。

山花开复落,窗月缺还圆。新构茅斋起,云来占半边。

一机(一六三〇—一七〇八),字圆捷。番禺人。俗姓李。会国变,决志出家。年二十礼以霦长老,得剃度。旋入鼎湖,谒栖壑,受圆具。后为庆云六代住持。著有《涂鸦集》。事见《粤东诗海》卷九八。
  猜你喜欢

万骑如云下太清,至尊亲享在天灵。才闻初献风雷息,皎皎凉蟾数点星。

两岸青山插剑铓,一湾碧水引流长。荡桨却过深蔚处,栖禽飞起一双双。

拗折妆藤枝,靠全险崖句。
佛祖谩寻踪,无你湊泊处。
海云晻霭日茏葱,案指光中万象空。
想见蓬莱西望眼,也应知我立长风。
大江来章贡,小江出香城。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麽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来日难期,少合多离。今日相乐,不醉何为。寥寥北堂,哀竹苦丝。

短歌裂耳,慷慨以悲。白日云没,秉烛继之。何昼何夜,迨我盛时。

烹肥击鲜,斗酒自随。安知王乔,八公者谁。促坐行觞,交属所私。

百年如寄,当复何疑。慊慊惜费,智者所嗤。计会有无,将以奚遗。

倦寻芳,慵对镜,人倚画阑暮。燕妒莺猜,相向甚情绪。

落英依旧纷纷,轻阴难乞,枉多事、愁风愁雨。

小园路,试问能几消凝,流光又轻误。联袂留春,春去竟如许。

可怜有限芳菲,无边风月,恁都付、等閒花絮。

小院东风去住中,春愁元不隔帘栊。自家颜色凋零尽,却对花枝惜堕红。

大河合淮泗,奔波若倾倒。一瞬下千里,风帆疾于鸟。

我行逆其流,尺寸竟昏晓。丈夫托蓬根,世事茹茶蓼。

穷途已倦游,况复苦秋潦。揽挈黑貂寒,西风吹人老。

豫章远接五羊城,白鸟飞还道路明。昔我乘桴游汗漫,今君揽辔度峥嵘。

湖堧夕下潮声转,斗角寒深宝气横。总为观风扬职业,有诗才不负兹行。

天运如转毂,日月如循环。人生天地内,顷刻安得闲。

所贵心无事,心安身自安。低头拾红叶,仰面看青山。

朝听新泉响,暮送飞鸟还。清晨了人事,过午掩柴关。

高非出天外,低不堕尘寰。花落鸟声寂,我处动静閒。

洞霞疑接台峰近,石机空歌蜀道难。
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夜南痕乾。

萧条金阙远,怅望羁心愁。旧邸成三径,故园馀一丘。

庭引田家客,池泛野人舟。日斜山气冷,风近树声秋。

弱年陪宴喜,方兹更献酬。修竹惭词赋,丛桂且淹留。

自忝无员职,空贻不调羞。武骑非吾好,还思江汉游。

落花无限数。飞鸟排花度。禁苑至饶风。吹花春满路。

岩前片石迥如楼。水里连沙聚作洲。二月莺声才欲断。三月春风已复流。

分流绕小渡。堑水还相注。山头望水云。水底看山树。

舞馀香尚存。歌尽声犹住。麦垄一惊翚。菱潭两飞鹭。

飞鹭复惊翚。倾曦带掩扉。芳飙翼还幰。藻露挹行衣。

两株芳蕊傍池阴,一笑嫣然抵万金。
炎齐照林嫣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晓妆无力燕支重,春醉方酣酒晕深。
定自格高难着句,不应工部总无心。

嫩绿轻阴竹放梢,二三野老日论交。草堂未雨先防漏,閒补风檐一把茅。

开帘拂面水风腥,叶堕空林带雨听。半夜鸡声喑似柝,遥天鱼眼大如星。

下方营梦人都蚁,沧海随波我亦萍。拟学义熙陶靖节,还愁醉眼有时醒。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
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
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嫩叶柔条拂短檐,莺啼燕语晓风恬。
伤春无计留春住,怕见飞花不卷帘。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