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山脚壁间韵

一峰高锁不从今,豪贵亭台世共钦。登眺此时随极目,笙歌何日断清音。

风飘碧瓦垣多缺,草满瑶阶树少阴。胜事已空山独秀,层崖夕照紫云深。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
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蓑袂有残声。
□□□□□,□□□□□。仍随五马谪,载与两禽奔。
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
城子河边委乱尸,河阴血肉更稀微。
太行南北燕山外,多少游魂逐马蹄。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宿莺啼,乡梦断,
春树晓朦胧。
残灯吹烬闭朱栊,
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
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
波上木兰舟。
天公闵亦子,踊为营杯羹。
寸白未云厌,赐以一尺平。
微阳动黄宫,万宝随孳萌。
蝗妖坐远屏,疠鬼亦就烹。
东邻文昌伯,志气为我倾。
携朋乐时丰,举酒浇空明。
忻忻各有适,耿耿未忘情。
不知宇宙内,肯尔同阴晴。
前时闻帝辇,随雪登山亭。
亭高一流盻,淮楚接神京。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脂雨东流,觉春去、绿阴如幄。尝记得、桃花碧径,自怜幽独。日暮碧云空冉冉,摘花小袖犹依竹。望江南、草色欲连天,人江北。
谁共翦,西窗烛。谁共度,西园曲。甚采香情懒,楚骚谁续。海远休寻双燕信,夜长争忍孤鸾宿。夹缃签、曾有旧题诗,镫前读。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
我皇追古风,文柄付大贤。此时如为君,果在甲科间。
晚达多早贵,举世咸为然。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

侠客中宵豪饮,高人暇日晤言。竹留前度题字,苔有旧游履痕。

石门天设险,一水护青湾。地轴雄南海,云峰丽北山。

阴阳互推荡,日月时往还。寺僧闻客至,倒屣开松关。

抚景询旧迹,登临爱兹山。愿从安公子,啸傲烟霞间。

君看慧猿归,解赠诃陵环。如何巫山女,朝暮理云鬟。

溪光清浅碎琼瑶,杨柳风柔酒渐消。
犹忆去年今夜月,照人同上水西桥。

叠石层高暗绿苔,茂林深处独崔嵬。花阴竹影重重见,山色川光面面来。

通夜阑干随月倚,纳凉窗户趁风开。踌躇触目堪嗟赏,倍费登高赋咏才。

衙鼓鼕鼕报晓天,披衣拭眼醒酣眠。窗前蕉叶青犹捲,郭外杨枝绿倒悬。

风静江心平似镜,云生山腹直如烟。登高北望遥相忆,知在蓬莱浅水边。

春来得病夏来加,深掩妆窗卧碧纱。为怯暗藏秦女扇,
怕惊愁度阿香车。腰肢暗想风欺柳,粉态难忘露洗花。
今日青门葬君处,乱蝉衰草夕阳斜。

老至风情似冷烟,寻山问水了无缘。荒园片石疏松在,错被人呼小洞天。

拭泪新装束,朝来殿里辞。
何堪辞诀日,却是见怜时。
汉骑临关少,胡笳出塞迟。
琵琶写哀怨,凄切转添悲。
乾坤虽有作,太平本无象。
赫日正中天,去却修罗掌。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奈此坐愁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