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山精舍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杉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暮色苍茫时分,我乘兴投宿西山,步入精舍,一片幽寂、安谧,深合出家人清静之心。
一条小路旁苍松老杉无言伫立,三更时分更觉天空雨雪纷飞,铺天盖地。
草堂内,僧侣已入睡,悄然无声;佛寺中,磬声低沉,悠悠回旋。
只可惜自己云游四方,不能长栖于此,不过,明晨起来,尚可探寻双峰,饱览风光。
注释
西山:在中国,以“西”来命名的山有很多,大都以所在方位来定。诗中的“西山”本名“西岩山”,坐落在浦城县(今属福建)西,西山精舍即在其上。
精舍:僧人修炼,居住之所。
径:小路。
云阁:本指秦二世胡亥所建之阁,这里泛指建在高山处的佛寺,即作者所宿之西山精舍。
磬(qìng):佛寺中敲击的钵型铜乐器。
未遂:未能如愿。

赏析

  这首诗首联直写精舍的“静”正合于自已“寂寥心”。颔联以松杉森然排列与雨雪夜深进一步写山寺之悄无人烟与深静。颈联以僧人入眠和磬声低沉的以动写静之手法渲染静穆。尾联进一步表示虽然不一定长居于此,但明天还要进一步登上双峰胜境。这首诗虽然微有禅味,却因平易流畅,不事雕饰,而诗味更浓。

  首联点题,并抒感。文兆是僧人,一路游方;又是诗人,故又贪于观赏景色,待他来到西山之时,早已夜色苍茫了,便乘兴歇宿在西山精舍中。一入精舍,他的最强烈的感觉,便是“静”。佛家本以“清静”为本,因此他随即感到,此处的静寂,与他自己的“寂寥心”正相符。首联两句,已含蕴着他对西山精舍的好感。

  这里称心宜人,他便不忙着就寝,而是先走出户外,准备各处走走,好好领略一番。中间两联便具体描写这个“静”境。

  颔联由视觉角度描写:他独自一人,慢慢在精舍内的一条小路上散步,看到老松、老杉森然排列在路的两旁;时已三更,除他而外,寂无一人,唯见天空之中,雪花裹着雨丝,纷纷扬扬,向人脸上飘来。四周万籁俱寂,便是连那松杉之“老”与雨雪之“深”,也透发着不尽的“静”意。

  颈联自听觉角度描写:他又从小路尽头折了回来,徘徊在户外。此时,草堂之中,僧人们早已入眠了,唯有云阁那边,隐隐传来低沉的磬声。更深人静,兼风雪之夜,故说磬声“沉”;低沉的磬声尚能传入他的耳鼓,益发衬出精舍之静。

  这种幽静境界,使他歆羡不已,便想长栖于此,从此不归。诗人继而想到自己是游方僧,四海为家,不能不归,因而尾联便道:“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作为一个僧人,固然未能久栖于此,但作为一个诗人,他听说西山精舍外双峰奇绝,便要待天亮时饱览一番。

  这首五律首写“静”感,中间展开,具体写“静”,尾联先呼应开头,写诗人爱其地却欲栖未遂,再宕开一笔,预作天亮时的打算,意脉相连而又开阖自如。另外,这首僧人之诗,虽然微有禅味,却因平易流畅,不事雕饰,而诗味更浓。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僧文兆云游到西山,宿于西山精舍时,为表现出禅家空蒙淡寂,兀坐悟禅时的心际而作。
释文兆,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一作南越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
  猜你喜欢
麟台少监旧仙郎,洛水桥边坠马伤。尘污腰间青襞绶,
风飘掌下紫游缰。上车著作腰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犹赖德全如醉者,不妨吟咏入篇章。
溪边屋。不浅不深团簇。野树平芜秋满目。有人闲意足。旋唤一尊醽醁。菱芡煮来新熟。归去来辞歌数曲。醉时无检束。
指点烟林正午钟,亭亭楼阁有无中。
铺张翠盖松间日,扫洒红尘竹外风。
啼鸟不惊禅入定,落花无迹色成空。
解鞍暂作今宵歇,恰与云堂旦过同。
不须留薏苡,重遣世人疑。瘴染面如檗,愁熏头似丝。
黄梅住雨外,青草过湖时。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

一身胡属此心微,只为能思择所为。底事虚灵成暗塞,独于物欲用其思。

断桥流水,见横斜清浅,一枝孤袅。清气乾坤能有几,都被梅花占了。玉质生香,冰肌不粟,韵在霜天晓。林间姑射,高情迥出尘表。
除是孤竹夷齐,商山四皓,与尔方同调。世上纷纷巡檐者,尔辈何堪一笑。风雨尤愁,年来何逊,孤负渠多少。参横月落,有怀付与青鸟。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雨被绿杨黏住。月恋红扉乍吐。帘香透隙似黄昏,博得当风顾。

梧犬吠初星,花鸭喧清露。明朝草色太殷勤,衬贴凌波步。

不怕沙头纳纳行,男儿报国一身轻。斩可拟变黄河水,却挽天河洗甲兵。

粉箨初成,蔷薇欲褪,断肠池草年年恨。东风忽把梦吹来,醒时添得千重闷。

驿路迢迢,离情寸寸,双鱼几度无真信。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拚却愁消尽。

越山征路杳。东南淡淡,长空飞鸟。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绕。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君莫笑。南楼苦要,胡床舒啸。

空扰。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

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江月晓。莫为赏音稀少。

三寸桐棺碧岭隈,虞歌执绋有谁来?毕生俭德家终破,累叶门风首忍回!

受谏君无今日祸,解纷我愧古人才。伤心已卖田园尽,又为儿孙筑债台。

远树平川半夕阳,锦城遥辨立危墙。闲思胜事多遗恨,
却悔公心是谩忙。灌口阙寻惭远客,峨嵋乖约负支郎。
灵龛一望终何得,谬有人情满蜀乡。

一片清冰置玉壶,家传韬略更兼儒。鼠牙雀角原情伪,重裤疑金定有无。

堤柳煖风飞乳角,河桥春水泛轻凫。香尘十里长安道,笑拂吴钩上帝都。

缇室阳回迎瑞气,疏林几树吐繁英。舞花美女微含笑,辟谷仙人太瘦生。

冰雪光华应三白,肌肤绰约喜双清。残年有客重相见,缓引椒觞话旧盟。

海门自与碧天通,独驭灵槎远向东。一道银潢秋浪白,三洲金刹日华红。

龙吹花雨惭闻法,鸟语云樯喜报风。无奈思君重回首,依依江树送冥鸿。

秋天木叶乾,犹有白花残。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

片苔相应绿,诸卉独宜寒。几度携佳客,登高欲折难。

匿迹文身学楚狂,飘零故国望斜阳。东平百世思风度,北地千秋有耿光。

遗恨难消银海怒,幽魂悽切玉蟾凉。荒坟草绿眠狐兔,寒雨清明堪断肠。

洞天三釂碧琳腴,大涤峰高蹑太虚。
落日寒山宫阙近,恨无人寄绝家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