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不作青黄见,其如稻穗何。
鹅王能择乳,鹞子过新罗。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淳熙公论盛槐门,文献依然故笏存。
晋世昔闻期毕万,鲁人今喜见臧孙。
交游半是清流望,趋向难为俗子论。
久客诸侯宁郁郁,公卿元自出藩垣。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肃然穷巷冻堆堆,高卧袁生梦正回。
拥鼻微吟烧榾柮,茅柴也荐两三杯。

士有负盛名,卒以亏大节。咎在见事迟,不能自引决。

所以贵知几,介石称贞洁。唐至昭宗时,干戈满天阙。

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隉。邈矣司空君,保身类明哲。

坠笏雒阳墀,归来卧积雪。视彼六臣流,耻与冠裳列。

遗像在山厓,清风动岩穴。堂茆一亩深,壁树千寻绝。

不复见斯人,有怀徒郁切。

夙征肇延津,明晨临大河。洪源下积石,砥柱屹嵯峨。

渺渺梁宋区,汗漫纵经过。自非陵与岸,于安障其波。

扬帆赴中流,四顾莽无涯。崇云徂广泽,迅风夕吹沙。

积阴不可测,鱼龙偃相加。前无千尺梁,一苇胡足誇。

人生寡恒居,奚异波上槎。岂无舟楫志,漂泊当奈何。

一拜甘霖一滴春,山中念念几斯民。往年记得填沟泪,犹有僧堂粥外人。

一剑纵横敌万夫,少年功业负雄图。时平不佩将军印,任重来分刺史符。

膝上细弦调雅操,塞前蛮栅长平芜。自惭子美诗才少,难咏花卿绝世无。

我更如僧冷,僧无似我颠。尘空镜台偈,机落箭锋禅。

果入真如境,虚闻小有天。从今来往熟,幽梦几牵连。

愿君早作归来计,同醉园林二十春。

九十春光欲尽天。愁绪今年。更胜前年。依人新燕惹人怜。

学语缠绵。学舞翩跹。

遣闷还临镜槛边。几幅诗笺。一炷炉烟。无聊终觉口难传。

风已萧然。雨又凄然。

先民隐迹付寒烟,策杖相过一怆然。谷鸟飞鸣竹林外,山花开落草堂前。

凿坏而遁名难晦,采蕨为粮世共贤。一曲山泉上沙出,何人溉灌种瓜田。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送君自多感,不是缘下第。
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结根既不然,何必更掩袂。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勿为阳艳留,此处有月桂。
言毕尊未干,十二门欲闭。伫立望不见,登高更流涕。
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

潮长寒江日射沙,每因分别惜韶华。半生薄宦缁尘老,故国惊心白雁斜。

共据槁梧听夜雨,莫辞春酤醉流霞。明朝拟向天南去,笑指仙舟碧海涯。

沾城东望接清流,景物荒凉雹后秋。客里不堪闻野哭,封章欲上叹无由。

母病刚逢卿病时,病人扶病倍堪悲。为调汤药常终夜,自忘膏肓不及医。

竟以事姑延瘵疾,从来孝妇胜男儿。慈帏今日频增痛,一度鸡鸣一涕洟。

月明风静夜如何,船向三江七泽过。凉影满篷成独坐,半听楚调半吴歌。

天高寒云轻,日瘦秋气老。驱车出郭门,枯槐夹古道。

细雨湿征鞍,风来飒然好。偃仰群牛羊,累累藉衰草。

霜凌百物残,兹游苦不早。爽垲亦足乐,何用怨枯槁。

别来频问讯,云水不离身。旧隐喜归日,疏林又值春。

连朝花气早,入夜雨声新。无限相亲意,幽居恰近邻。

清江天上来,缥缈历云汉。云根养深渊,毛发明可鉴。

发源施州卫,千里横匹练。或为石所激,吼雷势奔电。

涧底纤鳞游,表里皆洞见。当其清浅时,手掬足可践。

汇作无底潭,空明光一片。方春雷雨动,夭矫蛟龙现。

宜都入川江,无复此颜面。浑灏成其大,岂云不善变。

愿助东海深,旧山何必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