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说理谈真面紫宸,鹅湖大义枉劳神。
由来佛性难名邈,争似君王默契亲。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生长太平日,不知太平欢。今还洛阳中,感此方苦酸。
饮药本攻病,毒肠翻自残。王师涉河洛,玉石俱不完。
时节屡迁斥,山河长郁盘。萧条孤烟绝,日入空城寒。
蹇劣乏高步,缉遗守微官。西怀咸阳道,踯躅心不安。
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正落寒潮水,相随夜到门。
霏霏日摇蕙,骚骚风洒莲。时芳固相夺,俗态岂恒坚。
恍忽夜川里,蹉跎朝镜前。红颜与壮志,太息此流年。
家学自相师,名成六馆推。
春风中哨立,古道上安驰。
朝擅敢言直,民歌不忍欺。
危时方倚重,猿鹤已追随。
危楼得地著身安,冬日烘檐夏气寒。
木末清风平与接,山中本色晚宜看。
课儿勤读书充架,留客高谈袖满阑。
门外流渠源水活,不妨时濯自吾冠。

圆融无际大无馀,即此身心是太虚。不向用时勤猛省,却于何处味真腴。

寻常应对尤须谨,造次施为更莫疏。一日洞然无别体,方知不枉费功夫。

祥源总使奉真游,藏室提纲接胜流。
书蠹只知三馆乐,盘鲭不斗五侯羞。
名山早晚寻黄石,逝水须臾失夜舟。
白马素车分散后,何人更忍过西州。
汉庭重少公何在?

六行由来数睦姻,士须重义勿轻贫。老夫家谱分明在,莫以新亲薄古亲。

时过不自惜,长年转多忧。壮心若湍水,涌激不少休。

念昔童稚日,此身百无愁。良霄见明月,喜跃如有求。

大母方寿康,诸祖未白头。开筵罗广庭,?果间殽鱐。

先公奉觞起,叔父迭献酬。玉立四五人,文采皆琳璆。

酒行闻雅歌,鹿鸣和呦呦。岂无辨难言,礼义皆先猷。

脱略轻万事,高视旷九州。每卑楚汉业,或误良平谋。

奋袖时抵掌,举箸借前筹。座间二季父,豪俊邈无俦。

慷慨颇蜂起,自许公与侯。酒罢宁复眠,长吟倚危楼。

夜阑得秀句,叩户来相投。我时?钟爱,兄弟共哗咻。

席宾欲亡酒,辄笑牵衣留。转眼二十年,存亡两悠悠。

庭闱音容绝,门户变故稠。巢坏鹤上天,雷行龙脱湫。

惟馀老仲父,衰鬓对清秋。今岁月最好,我适南山游。

含情面尊俎,感叹盖有由。伯氏欲相宽,新诗递来邮。

发函清泪堕,纸湿不可收。永思旧所见,一往如川流。

于今会饥欢,颇似昔日否。我家势运谬,难与时人侔。

譬彼百年屋,不足施雕锼。愿伯善扶持,重使楹栋脩。

庶免倾压虞,百口蒙庇庥。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脩。

术疏何所成,言高每难雠。空怀济物志,梦寐谈孔周。

岁华易为度,自哂等浮沤。长恐坠遗业,上贻先人羞。

伯也幸闵我,正救愆与尤。复为戒诸弟,敦睦无相犹。

道德在诗书,为生视田畴。天伦苟足乐,外物皆悬疣。

骨肉岂异人,风波同一舟。持家尚礼让,处众贵和柔。

堂构倘树立,梓?加丹髹。重还当时盛,岂特才艺优。

世欲登虞唐,吾将老林丘。终期友爱乐,黄发叙绸缪。

深衷久有怀,对月偶歌讴。歌竟视天宇,寒光冲斗牛。

凄凄凉气入鸣虫,君去秋江正落枫。歧路不禁悲聚散,孤槎从此上穹窿。

恨无纻服贻吴札,聊把清樽劝孔融。别后莫忘书报我,要知九万里抟风。

公昔魁多士,予时托后尘。交因荷心照,义实过天伦。

进始欣连茹,官终愧积薪。牙弦兹遂绝,不见赏音人。

涉绿水兮采红莲,水漫漫兮花田田。舟容与兮白日暮,桂水浮兮不可度。

糟丘酒无时,释麺云涛翻。
前身阮步兵,搜句急翻奔。
诗清酒更冽,自扣玻璃盆。
缅怀君家翁,满怀蟠虞轩。
职当调九鼎,小却护北门。
胸中补衮线,岂但民瘼痊。
胡为坐海山,揖客通寒温。
边庭失细大,益我愁思繁。
今君富文采,色正语不喧。
念我死尘壒,妙语为返魂。
班班古罍洗,一笑三家村。

但听云外钟,不见云中寺。松下问樵人,遥指云深处。

日出过山头,日入宿山下。
我行山亦行,隐隐似奔马。
朝昏山送迎,山意自倾写。
借问征途间,谁如此山者。

身同蠖屈住长安,别后人情倍觉难。静掩重门浑似隐,北风吹雪上雕栏。

桂江烟水接潇湘,远客归来道路长。卷里谩多新制作,箧中犹是旧衣裳。

逢人且说身如梦,老我相看鬓已霜。此去莫教音问隔,雁飞今喜过衡阳。

生邪不道,死邪不道,
一片清风闹浩浩。一时漏泄道吾机,
反著襕衫倒顶帽。

胜域构为亭,名流长载笔。五色灿江花,千秋照云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