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七贤女游尸陀林

七珍八宝任君需,三物从来的是无。
若向无中拈得出,不须见佛问何知。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不敢苦相留,明知不自由。颦眉乍欲语,敛笑又低头。
舞态兼些醉,歌声似带羞。今朝总见也,只不解人愁。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芜。前欢入望盈千恨,
胜景牵心非一途。日照神堂入啄木,风含社树叫提壶。
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西苑烟光倚槛新。桃花艳艳静无尘。照溪红映一天云。
肯放落红流出水,且寻歌舞赏明春。持杯知是洞中人。
因过雕鞍见马肥,迎风振鬛试霜蹄。
试将旧日弓弯看,箭入弦来月样齐。

越俗上形家,贵贱倚为命。郭璞多于毛,谭者自神圣。

近来陶石篑,颇不遵先今。独喜令亲章,议论能持正。

楚人无远谋,相地多任性。不识到头龙,休贪书世盛。

愿得皇如金,不愿砂如印。

云幕初开挂月钩。深闭妆楼。同倚针楼。罗衫团扇最风流。

髻子平头。鞋子丛头。

见说银河日夕浮,一日三秋。七夕千秋。画屏围坐笑牵牛。

天上多愁。人世无愁。

钓台台下浉水清,钓台台上秋草生。当年谁是持纶者,贤隐山高万古情。

月照芭蕉叶上明,小阑干外竹林清。一襟风露凉如洗,似有新秋在户庭。

屯车阖闾城,北风吹我缨。残雪辉远山,牛羊缩郊坰。

四望靖氛祲,何以烽火明。荆豫复梗化,巴渝未休兵。

东方乱新定,讵可言太平。淮蔡连齐梁,繁华转凋零。

新鬼夜群啸,贪攘日相乘。阛阓少人烟,狐兔行其庭。

向来膏腴地,眼见白草生。白草何田田,不足饱蝗螟。

县吏尚夏楚,馀民死诛征。我生夫何为,罹此百忧并。

拔剑出故里,捧心向明廷。八月过沛水,长路愁榛荆。

宵雨恻野哭,晨风起鸡声。空日积悲愤,岂不怀志诚。

承乏下三吴,伏枕惟独醒。遭逢想马周,■然惭匡衡。

客从北方来,因之问神京。狸鼪宣慢慆,凤麟多自屏。

荃蕙委厥美,艾榝朝盈盈。语罢各掩涕,使我心逾怦。

捐佩遗故人,答我非众馨。媒拙终受诒,好修谁共成。

吴侬亦有谣,辛酸不忍听。东门有瓜场,予亦将归耕。

迟迟俗士驾,望望灵修情。

接手燕昭国,倥偬十载前。乌栖空绕树,鹏转自横天。

抚世缘知己,抡才后少年。君看越石父,客礼竟虚传。

三千宫女废昭台,飞燕雄心尚忌猜。
乍报殿成名合德,悔教小妹入宫来。
咸阳诚赳赳,倚任极维师。
贵势隆门绪,忠诚翼帝基。
享年常戒满,避宠或兴咨。
不学良无愧,嘉名已自垂。

陶山母氏兆,卅年始树表。未为守冢人,欲作移山老。

山远不可移,云深不可扫。趼足感秋霜,回首恋春草。

片石方且严,隆窊含窈窕。得之菩萨岩,携来仙人岛。

山形具体微,云气随心造。鸱夷隔绵邈,马鬣见环抱。

岂惟具袍笏,直令怀襁褓。供养琴书间,对影忆诗讨。

疏窗入晴晖,时有白云绕。

往岁潇湘一相见,诗成野逸笔狂颠。
近闻归住长安寺,松老书窗又几年。

高山生自云,山为云气拥。天风一吹荡,云挟山欲动。

无意入云中,湿烟如海涌。古树郁苍翠,危石露巃嵷。

时闻鸣鹤声,疑蹑仙人踵。仰窥天近远,一气接澒洞。

出云复入云,马首双耳耸。我欲袖云归,妙手莫能捧。

羡子山中人,著书得几种。尽日看云飞,心清绝俗冗。

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不是大夫多辨说,尉他争肯筑朝台。
此地吴王旧市朝,空遗衰柳日萧萧。
行人不用频回首,炀帝宫前更寂寥。

自缘天运不寻常,胜败兵家岂易量。三户灭秦皆楚语,重瞳不渡殆天亡。

怒来我亦坑降卒,事定人能杀假王。寄与英雄须入虑,莫教辜负鲁连狂。

古路雪深覆,好山云更遮。雁声天外急,游子夜还家。

红杏墙连柳外门,春风池接暖烟村。
阳和世界无分别,各自营巢长子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