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
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注释
和练秀才杨柳:诗题一作“折杨柳”,乐府歌曲,属横吹曲。
曲尘丝: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尘:一作“烟”。
向:一作“肯”。

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箫声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从诗意看,写的大概也是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此情此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这种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的手法,常用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如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宋刘攽《新晴》诗曰:“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都是移情于物,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称为“物色带情”(《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这不是一般的拟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态服从人的主观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让人的主观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态,保持物的客观形象,达到物我同一的境地。

  末两句之所以耐人寻味,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巧妙的比喻和物色带情的艺术手法,这正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
星汉秋方会,关河梦几还。危弦伤远道,明镜惜红颜。
古木含风久,平芜尽日闲。心知两愁绝,不断若寻环。
我归万里初无宅,凤去千年尚有台。
谁为绕池先种竹,可怜当砌已栽梅。
囊资只数腰金在,归计长遭鬓雪催。
欲就草堂终岁事,落成邻舍许衔杯。
绿树带朱实,驱禽费弹丸。
独先诸果熟,堪奉五侯餐。
猩肉和琼液,蠙珠走玉盘。
同时得同赏,芍药满雕栏。
六月火云高偃蹇,使君有意怜焦卷。
一封红篆驿金龙,雨气倏随炉燎满。
风师避路红车鸣,石破天惊檐溜倾。
不知稻本颇苏否?但觉溪声如百霆。
税驾朱旛未云久,造化功成屈伸肘。
我评兹事与天通,知公小试调元手。
清坛深夜宾众真,前驱霓旌後飙轮。
定有灵官识仙伯,报道紫皇思侍臣。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後日犹为班与扬。
兄弟四人两人大,一人立地三人坐。
家中更有一两口,任是凶年也得过。

才吟盘谷还思隐,试说柴桑便忆归。何处山人高索价,老腰犹要万钉围。

林中晏坐老沙门,岂愿临年触垢氛。正恐先生不得饱,欲令后死与斯文。

近逃台鼎居东洛,闻道衣冠满北军。须信此涂天一握,人间漫说有孤云。

忽听啼鹃柳外飞,声声相唤不如归。人归何似春归易,芳草萋萋送落晖。

怜君节侠亦奇哉,且喜公孙阁正开。汗漫一身长去国,逍遥万事且衔杯。

扶危已展聊城策,作赋堪怜邺下才。行矣自珍还自爱,黄金目下满燕台。

微云漏疏雨,春事将结束。小径敷落红,长条已栖绿。

行行扣禅关,寂寂攲老屋。犬吠知客来,岩栖见僧独。

涟漪漾方池,菁葱郁佳木。立教虽尚空,存心未脱俗。

于世竟何裨,零落归山谷。极乐迷群生,无生惑三竺。

风光慰羁人,聊此寓游目。

白首相逢能几回,羡君仍作等閒来。明年此日知何处,且向空庭嗅落梅。

何处清音唤暮春。莺啼燕啭与争新。绿阴如水听来真。

惊梦画帘刚寂寂,催妆小院莫频频。天涯犹有未归人。

谁怨平羌笛,嗟余行役休。木棉搴北渚,金雁度南楼。

戍鼓催残梦,孤镫暗早秋。故人愁不见,烟水满汀洲。

罢著《閒居赋》,同怀蹈海心。遥怜东阁夕,细谱《水龙吟》。

良觌兵戈阻,馀生涕泪深。刺船人已老,祇自鼓瑶琴。

吴头通楚尾,一水急波澜。海气冥冥雨,江潮漠漠寒。

瑶华双鲤札,乡梦五湖竿。吾辈真如寄,敢辞《行路难》。

院高穷木盛,野极静无言。
险路通岩顶,香泉出石根。
微风飘磬韵,幽鸟啄苔痕。
常记相留夜,秋堂共听猿。

清游最忆芙蓉郭,约伴花朝。折柬相邀。戏蝶寻香上翠翘。

秋风无奈歌骊曲,瘦减吟腰。泪揾鲛绡。锦水多情咽暮潮。

宝珠何忍弃山空,喜托龙门艳一丛。十笏斋中培老干,百花头上放殷红。

还怜野卉经霜陨,生笑唐花待火烘。最喜寻芳春不远,锦囊端欲倩奚童。

江山如画,被西风旅雁,做成萧索。人与门前双树柳,一样悲伤摇落。

旧院花寒,故宫苔破,今古伤心各。浮生皆梦,可怜此梦偏恶。

看取西去斜阳,也如客意,不肯多担阁。料得夫容三径里,红到去年篱脚。

瘦削腰围,嵚?骨相,厌杀青衫缚。文章底用,我将归事耕凿。

草舍依荒驿,孤村背夕阳。
海云秋漠漠,山霭夜苍苍。
木客歌畬月,鲛人泣岸霜。
谁能当此地,高枕不思乡。
仙人掌中住,生有上天期。已废烧丹处,犹多种杏时。
养龙于浅水,寄鹤在高枝。得道复无事,相逢尽日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