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兰雪石溪观桃花

红云飞隔水,应是雨催开。游屐缘溪入,春禽约客来。

湿烟低隐屋,老树卧延苔。几度寻诗到,无人立一回。

清江苏长洲人,字纤纤,一字仙仙。诸生陈基(竹士)妻。师事袁枚。工诗。诗人郭麟见其作品,以为得未曾有。二十五岁卒。有《瘦吟楼诗草》。
  猜你喜欢

玉虚清夜醮筵开,羽唱升沈晓漏催。习习轻风花外过,露香飘出禁城来。

红尘光景事如何。扰扰利名多。若问侬家活计,扁舟小笠轻蓑。
一尊美酒,一轮皓月,一弄山歌。选甚掀天白浪,未如人世风波。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有客秋郊旷望中,更凭佳句发才雄。
牛羊饱食眠平野,鵰鹗乘时击迅风。
倦目几随残照断,汤肠惟藉浊醪充。
登临不用频兴感,忧喜能忘是塞翁。
樽俎逢佳节,簪缨奉宴居。
林光拂衣冷,云影入池虚。
酒色风前绿,莲香水上疏。
飞谈交玉麈,听曲跃文鱼。
粉箨春苞解,红榴夏实初。
睢园多美物,能赋谢相如。

路僻官卑病益閒,空林惟听鸟间关。地无医药凭书卷,身处蛮夷亦故山。

用世谩怀伊尹耻,思家独切老莱斑。梦魂兼喜无馀事,只在耶溪舜水湾。

村家农事毕,积雨漫成河。白聚野凫净,红垂秋柿多。

年衰仍浪迹,转调是劳歌。一诵鹪鹩赋,归欤向薜萝。

我车南,君车北,
相逢总是天涯客。拥炉谈笑一灯残,
出门风雨千山隔。

月始出林尚小,钟来越涧渐微。且留半户莫掩,少待片云未归。

垂垂两耳肉如环,绿发鬖髿覆绀颜。悔不担来千石酒,直看一路醉花蛮。

龟儿求食缘阶楹,料是惊人止复行。半饷不知何处去,依然又在落花坑。

我爱林虑山,不处要路津。兹焉几千古,绝彼朝市尘。

我来成素交,澹澹日益亲。形骸两相忘,谁主复谁宾。

充然乐我饥,怡然栖我神。朝光连暮色,佳意含馀春。

心境一融会,世味殊未真。奕奕草木光,熙熙禽鸟驯。

众物欣有托,吾庐行亦新。诗书咏而归,况有耆德邻。

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篷。多情最是閒鸥鹭,留得诗人作钓翁。

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征来早为迟。倚马才高犹爱艺,
问牛心在肯容私。吏开黄阁排班处,民拥青门看入时。
却笑郡人留不得,感恩唯拟立生祠。

九星坠地化为石,一夜洞庭湖水赤。不胫而走来炎洲,竭尽重趼万民力。

子成西角潴为湖,水晶宫殿开仙都。啼鸟丁当春树绿,九华缩入壶公壶。

天然九朵芙蓉瘦,时有仙云出石窦。方丈蓬莱在眼前,九转丹成君曼寿。

南宫夜燕开金尊,火急军书不敢开。井旁大石忽惊起,众星北走归中原。

刘郎一去湖萧瑟,丹炉药鼎真何益。石头寸寸苔花斑,尽是黎民泪痕碧。

可怜九点沈荒烟,旧时海水今桑田。何似城西五羊石,摩挲遗泽三千年。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七夕画衣裁,一花一色开。
当筵翻酒湿,争道渡河来。

人声寒在涧,云气落当岑。明日定山雪,一家惟石阴。

疲嘶从吏马,饥坐晚林禽。闻道棉收薄,无衣卒岁心。

昔读古人书,夙抱先忧志。心源未澄彻,每为外物累。

因循度岁时,龌龊牵俗事。迩来反诸身,颇觉有真意。

吾气大且刚,浩然塞天地。一为物所役,四海无容袂。

鬼神启我衷,吾道今有契。鸿雁落河皋,远自天边致。

踪迹风尘内,议论云霄际。启心输忠赤,瞩目览苍翠。

天阔云烟敛,波光鱼鸟戏。观物悟道机,触景发人思。

浮生惜寸阴,饮食须知味。误几三十载,不饮长如醉。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