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广实三首

曾向高安见大愚,迢迢一路彻天衢。
而今到处无些事,困睡饥餐得自如。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不学世所惜,是何无了公。灵匡虚院外,虎迹乱山中。
昼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
萧然颜苍复谁堪,竟日潜心到五三。
车酒未妨从靖节,围棋端不羡羊昙。
逢人倾倒群儿笑,落笔纵横四座惭。
旧学青箱知未替,更将新律付诸男。
正月明朝尽,东风半夜狂。
乾坤摇盖轴,草树拔毫芒。
乱瓦飘无数,寒沙走更忙。
圣时谗口绝,天令莫乖常。
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
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
隔墙闻歌呼,自恨计之失。
留诗不忍写,苦泪渍纸笔。
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
江流镜面净,烟雨轻幂幂。
孤舟如凫鷖,点破千顷碧。
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
朝来好风色,旗脚西北掷。
行当中流见,笑眼清光溢。
此邦疑可老,修竹带泉石。
欲买柯氏林,兹谋待君必。

鹭行趋命日,蝉翼耸身时。树落千山色,风生万壑悲。

含情辞故里,挥涕恋先祠。莫使东园秽,归欤已有期。

藏六自为巢,巢莲岁久交。支床犹耐辱,曳尾敢辞嘲。

古井嵌空下如屋,寒泉馥冽甘如饴。
昔人传是龙蜃窟,睡未千岁人不疑。
云蒸每见飞雳火,沉绠或惹髯间氂。
安得海奴秉犀炬,乘月夜照窥端倪。

病骥秋风里,盐车道路长。他年践霜雪,矫首看云骧。

炎炎火,滚滚汤。中间一点忒清凉。更玲珑,分外香。

生祥瑞,吐祥光。瑞祥光彩结红霜。产胎仙,现玉皇。

细读来诗窥所学,忘机忍事用功深。
远同随笔洪公号,妙得吟窝邵子心。
怀抱春浓重酝酒,语言渊嘿绝弦琴。
我能容物天容我,无是无非镇似今。
烟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万松里。
夕阳西坠群壑阴,隔林蔼蔼疏钟起。
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
山僧策杖归来晚,遥听穿云百八声。
缓急因风如断续,远彻山阿并水曲。
已随暮角响江城,更送樵歌出林麓。
乘桥二客心悠然,偶立遥看瀑布泉。
高山流水有深意,咫尺不闻音韵传。
乾坤无尘万籁静,朗然空谷声相应。
高秋正遇晓霜清,分明若向丰山听。

冉冉香传小树花,閒庭风露浩无涯。断镫儿误求爷乳,歉食妻疏到母家。

深夜能陪敕赐丑,荒山暗老石经叉。松头月上难禁渴,汲水亲烹没叶茶。

城市多骢马,清游有几人。山灵飞白雨,朝士说红尘。

云起钟楼暝,桃开野寺春。上人归太晚,谁主复谁宾。

滕阁昔曾游,今无槛外楼。
远山连树合,尽日对江流。
古石空存记,骚人易感愁。
夜深歌酒处,灯火灿渔舟。

短棹轻舟几度过,月明江上《竹枝歌》。故山归去青依旧,华发添来白已多。

安得赵充国,边屯尽力筹。稼通秋塞迥,水引雪山流。

烽燧虽云息,仓箱尚可忧。荒垣多旷土,使者亟须谋。

身闲赢得出,天气渐暄和。蜀马登山稳,南朝古寺多。

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

拘幽土室岂偷生,求死无门虑转清。劝勉烦君多苦语,痴愚叹我太无情。

高歌每羡骑箕句,洒泪偏为滴雨声。四大久拼同泡影,英魂到底护皇明。

避喧林下居,抱病山中卧。家贫酒屡空,性懒诗慵课。

禽声隔树啼,云影当窗过。独有采樵人,时来慰衰惰。

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虹作梁。
恐有兵戎来暮夜,可除扳索当城隍。
淮深尚欲横鞭渡,河广犹将一苇杭。
好是维持令有道,却将夷狄守封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