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长期战乱后沿江农村的残破景象和人民强烈的厌战情绪,富有时代气息,为唐末优秀的诗作之一。
这首诗开始塑造了凄寂悲苦的意境,描写了诗人自己的活动。在乔木遮住了西下夕阳的时刻,诗人系住行船,取来了一束柴薪。这就使三、四句的描写有了着落—诗人停船之后自然听到了江边老翁的谈话,而江边老俞谈话的内容便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厌兵”是江边老翁谈话的中心,也是诗人的现点,也是这首诗的主题。一个“尽”字说明人们(包括诗人自己)“厌兵”的程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深重。
在表现艺术上,诗人直接出场,录其所闻;结句含意比较外露,但却不是诗人直抒胸臆之辞。由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钱珝( xǔ许),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 钱徽之孙, 善文词。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徽外断肠声,霜霄暗落惊鸿。
低颦处、剪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
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
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
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来嫔初卜凤和鸣,谁谓今闻薤露声。妇道宜传青史笔,壸仪犹在锦官城。
承家早庆芝兰秀,主馈空馀蘋藻诚。念旧二卿情意厚,可堪孤坐想平生。
大梁二月杏花开,锦衣公子乘传来。桐阴满地扫不得,金辔玲珑上源驿。
上源驿中满画鼓,汉使作客谁作主。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
书来寄我宴时诗,归鬓知添几缕丝。有志未须深感慨,筑城会据拂云祠。
二月将临尾,群阴久退潜。只知桃李艳,何复雪霜嫌。
密霰仍先集,飘霙忽散沾。带风成料峭,和雨作廉纤。
江汉初弥望,珠玑亦间兼。片痕才著瓦,斜势渐穿帘。
鸟化辽城鹤,途铺越女缣。落英时斗舞,飞絮或同黏。
直把琼瑶比,谁疑鹄鹭挦。透肌锥共利,洒面刃争铦。
寒怯开闱赏,光凝伴月觇。价增樵市炭,兴入酒家帘。
驻足银妆履,昂头玉裹髯。如何欺煦律,重复困穷阎。
薪乏经朝备,衣因恃暖拈。撷芳游女恨,忧岁老农占。
惜竹频敲叶,愁花旋覆苫。失权悲太皞,助虐有飞廉。
骤降初疑勇,旋消亦讶谦。朔云虽借便,水后可无厌。
纵任阴灵巧,难令木气歼。寒威徒自奋,春气亦时添。
积势方平垄,澌流已坠檐。暗空犹沓沓,近地即佔佔。
远水难遮面,高峰不裹尖。著墙聊画粉,盖地岂成盐。
纨扇惊尘曀,昆岗认火炎。端来荐融释,空复助洳渐。
积润终滋嫩,惊雷亦震淹。东君莫惆怅,杲日待重瞻。
脩竹荫幽涧,筑亭留隐君。隐君去已久,何人蹑清芬。
抚弦变新声,感慨万古情。不识翁玉润,不识翁冰清。
烟林暮萧萧,风水秋泠泠。故交难再得,兀肰空旧亭。
华盖山高矣,渺若洞中天。容成曾许相见,会面在何年?
我欲乘风访道,只恐丹台石室,炉灶已灰寒。此日空惆恨,盼望斗牛间。
谢巘上,春草梦,白云眠。临流一镜,笑看池水璧同圆。
时有春秋冬夏,教有诗书弦诵,乐事总称全。今夜江心里,月色正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