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唐代苏州府吴县人氏。博学善属文,昭宗(八八八至九零四)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六世祖陆元方在武周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家世有书名,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五世祖陆象先为唐睿宗时宰相,爵位兖国公。其高祖父陆景融曾任工部尚书,博学工书,至希声一出,遂能复振家法。其曾祖陆涓为唐朝诗人,曾任阳翟令其祖父陆孟儒官至苏州司士参军。其父陆翱为唐朝诗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四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须弥山势趋中华,南来到海奇而葩。不知何年碧海上,变现出此青莲花。
罡风吹花忽山立,山灵直取花为家。群山万叶护花起,濛濛海气生青霞。
玲珑藕孔达海眼,中辟洞穴藏龙蛇。偶传花妖骇世耳,时见仙药胎灵芽。
筠篮采药有山客,洞天琪草寻三桠。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仙翁在山工造梦,纷纷鼠穴行牛车。峰头布席作重九,幕天夜转星河斜。
人间万梦一夕聚,蝶愁蚁喜争相哗。山灵醒眼观幻相,岁岁见惯宁嗟呀。
空青终古此山色,众星遍阅恒河沙。或云文山昔登此,帝舟南望天之涯。
花中世界忽破碎,胡尘满眼空咨嗟。力图南徼存帝统,荒山走处人争誇。
千年来者少此客,薜萝山鬼应相揶。我归于潮已四载,看山未得探幽遐。
近游偶泛北溪棹,海风淅淅吹蒹葭。苍山忽现菡萏色,直倚天半云难遮。
青鞋布袜意先往,泊舟径欲穷嵢岈。千村万落出山下,山光青尽连桑麻。
一庵傍麓佛貌古,老僧云气生袈裟。香厨石泉沁寒碧,松枝閒拾烹山茶。
绕庵微径转愈上,山农冬暖方烧畬。岩苔半脱过虎迹,林香未散喧蜂衙。
于时身入莲花里,眼中山势尤盘拿。天空海阔见真面,独立万古何槎枒!
登山未半全势出,祗觉雄秀无能加。天池玉井俨在目,奇石离立如辟邪。
慨将灵秘贶我觌,此意既拜山灵嘉。竟让文山凌绝顶,山灵亦恐吾疵瑕。
林间选石久坐眺,苍然暮色催栖鸦。下山回望留后约,山月送客明归槎。
梦神趾离夕引我,洞天仙乐陈皇娲。须臾緤马碧云顶,山河历历隆而洼。
云中缥缈瞰人世,目厌战气腾蛮蜗。愿化莲花作台坐,海上与佛同结跏。
六飞北狩无消息,边城四望狼烟赤。敌马长驱去复来,何人却建捐边策。
镇朔将军生入关,北门锁钥空馀镮。强兵健马尽南走,黄尘蔽日天漫漫。
白首宪臣南海客,手持一剑当门立。誓与孤城同死生,怒发冲冠气千尺。
车轮生角马驻蹄,居人不动行人归。叱咤之间楼橹具,金城铁壁汤为池。
云州失守赤城破,健儿蹑足城边过。老妻稚子尽登陴,公亦援枹雪中坐。
山前山后无数城,此城屹立如巨屏。敌骑南来资扼塞,王师北出恃屯营。
屏蔽京师功卓伟,谩有长城长万里。江淮果赖张真源,河朔仅馀颜御史。
忧国劳边两鬓霜,事成乞骨归故乡。肘金腰玉者塞路,无人上书讼陈汤。
一叶扁舟五湖水,涨海边头乱山里。拆简不通朝贵书,抱膝长吟聊尔尔。
罗浮山崩天坠星,乾坤一夜收英灵。公兮生死巳无愧,边人至今嗟未平。
边人能言不能纪,惭我乡生官太史。聊述人言作些词,书罢长歌泪如洗。
一半蹲鸱出懒残,炉头珍重许分餐。榻边恰好容高卧,莫作南山泽豹看。
水竹交蓊蔚,柁移入支泾。春阴澹原隰,遥见孤花明。
蚕候百室静,阡陌希人行。林阴见犬卧,日午闻鸡鸣。
妇智敬无旷,田更勤得生。幸无街弹室,不解闾师争。
淳俗偶存在,儿童乐柴荆。即此是瀼滨,潺潺水乐声。
宵深倦绣。细数铜壶漏。剔尽釭花红似豆。人比影儿还瘦。
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
澹白笼烟,抱花纤蝶迷无影。晚凉庭院暗香浮,红鸭添银饼。
幽咽蛩螀断井。又絮语、夜来相警。半枕云垂,一帘月漾,秋痕销凝。
纨扇抛愁,年光负却双鱼赠。谁传锦字向秋河,依旧云波冷。
欲睡瞢腾还醒。问归梦、恁时重准。银箭流壶,铜荷飘泪,清砧敲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