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陆畅》一诗。后官凤翔少尹。陆畅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采采荣木,春华于兹。及尔素秋,风霜瘁之。寒暑代谢,荣枯有时。
改柯易叶,翩其陨而。苍苍松柏,擢干蟠根。风霜虽厉,秀色长存。
君子进德,以道为门。岁寒时艰,节义弥敦。惟天于余,赋此拙陋。
材不趋新,学惟求旧。黾勉夙夜,其何能富。屡冒艰危,内省不疚。
先公有训,岂敢失坠。敬慎威仪,圣言是畏。铅刀虽钝,驽马希骥。
一割之功,十驾而至。
长淮渺渺烟苍苍,扁舟初脱隋渠黄。平生见此为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
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空馀方寸炳如丹,北望此时心欲折。
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乾。川回金碧隐窣堵,风远钟磬闻龟山。
橹声呕轧归何处,笑指江皋寻旧路。松菊荒芜欲自锄,盗贼颠翻非所惧。
蟹螯菊蕊风味遒,且须为尽黄金舟。世间种种如梦电,此物能消万古愁。
五神帝,佐太乙。肃象禦,扬清跸。左青旓,右白旂。前朱芾,后玄圭。
谁者尊,服中黄。灵之朝,肃然风。臛神枭,体冥羊。鬯郁金,吐芬芳。
意恍忽,精披靡。若将翔,复丽体。籋沉云,酝灵霈。报休会,泽无外。
解印当年故里归,三千蜀道雁书稀。天涯此日闻哀讣,肠断风前泪满衣。
千岁老龟化为石,遍体绿毛眼深碧。蹒跚欲上蓬莱山,道逢巨鳌话仙迹。
天风惨淡迷寒云,水路苍莽震霹雳。缩颈潜伏波之心,奔浪汨没露其脊。
不计岁月皴莓苔,竟饱烟霞附砂碛。细草如鳞群鹿游,深涧穿胁老猿据。
我家东鲁有龟山,宣圣奏琴何戚戚。我望金沙有龟山,迩英说书叹啧啧。
兹龟避地兼避人,不为世人十朋锡。我行正值春风生,遥见空中翠新滴。
曳尾波中甘沉堙,昂首天外去咫尺。更闻中央澄清潭,中有金鲤化梭掷。
吁嗟乎,龟兮龟兮如有灵,力捍蛟龙斩荆棘。买山有愿终乘桴,此间支床学闭息。
云安古汤溪,□□□□滨。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溪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嚚。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溪上,未必无国珍。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穷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訚訚。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海门蹙处江涛重,金鳌浮出何穹窿。驾天长桥倩谁作,倒影先入楼船中。
天光上下夹明镜,漫托焦山作邻并。半空楼观起玲珑,达士胸襟俨相映。
碣石砥柱远莫参,气势横绝江之南。中泠况复彻肝肺,品味岂数南阳潭。
江风山月世鲜好,不是飞仙不能到。妙高台上一招手,挽却行云回鸟道。
两仪始判浊与清,留此突兀知何情。颓波一障亘万古,娲皇愚公休结盟。
谪仙少陵欠题句,却有坡翁能表著。明将濯足上蓬莱,不许龙宫吐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