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十四句抒写诗人谪居永州后的心境,描绘朝阳岩及西亭的美景。首句的“弃”,点出了诗人谪居的心情。柳宗元来到偏远的永州,远离了政治文化中心,一种遭遗弃的感觉始终折磨着他。诗人“弃”而来到偏远的永州,伯夷、曹父洁身自好,两种心境大相径庭,所以在永州附近登山临水,只求缓解一下忧郁的心情。正如他在《与李翰林建书》中所云,只是“闷即出游”而已。这次来到朝阳岩,景色果真异常优美:位于潇水西岸悬崖绝壁上的朝阳岩俯瞰着奔腾的江水,洞窟幽深,岩口开阔,温暖的阳光在树梢盘旋;岩顶的西亭檐牙高啄,气势不凡,亭后星光点点,亭下却是云雨交替,一亭之上下而气候不齐,这确实是难得的自然景观。如此美景,使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惜非吾乡土”的感叹。眼前的美景虽然赏心悦目,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乡。“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此情此景,不禁勾起诗人的故乡之思。
于是,诗歌自然而然地转写思乡述旧之情,抒写其抱负与不幸。公元784年(德宗兴元元年),柳宗元曾随父亲移居夏口(今湖北武昌),“羁贯”句指的应该就是这次南迁,这时柳宗元12岁。可历来求仕都只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柳宗元也在16岁那年回到了他出生、成长的长安。当然,诗人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利安元元”的政治理想。他21岁中进士,因父丧耽误了几年,至26岁始任集贤殿正字,此后春风得意,一路青云,33岁时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与王叔文、刘禹锡等人大刀阔斧革新政治,兴利除弊。那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时期。诗人满怀留恋地描写了他在长安的故居:故居就在沣水边上,那里有肥沃的田地、宽敞的台阁馆舍、碧波荡漾的池塘。如此美好的故居不能不令囚居蛮夷之地的柳宗元思念,更何况那是他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地方。诗人虽然是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曾迷恋仕途官场,落得贻笑山林的尴尬,说自己太微薄无用,把官场升迁的琐事看得过重,但这自嘲里包含的是万般无奈与满腔忧愤,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的叹惋。实际上,志大才高的柳宗元就是被贬到永州后,也一直没有熄灭他的理想之火,这在他羁永期间的许多诗文中都可以找到明证。
故乡之恋,往事之思,使诗人的心灵备受煎熬。于是诗人又回到现实,写他在永州的囚居生活。“囚居固其宜”自然也是自我解嘲。诗人在《对贺者》中也曾说“凡吾之贬斥,幸矣,而吾又戚戚焉何哉?”但在内心深处,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在《与许京兆孟容书》里,他曾那样执着地为自己辩解过。“厚羞久已包”则是真实的表白,也正是因为有能包容“厚羞”的胸怀,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诗人接着描写了他在永州的陋居:院子里种植着蓬艾,狭小的窗户上结满了蜘蛛网。这与他的故居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初到永州的柳宗元寄居在龙兴寺,终日与僧人为邻,过着孤寂的幽居生活,所幸常有一些喜好山水的客人来访,于是诗人常与他们结伴而行,登山临水,访寻名胜,饮清流,烹野菜,志趣相投,言谈高妙,醉舞欢歌,其乐也融融。诗人说,这种逍遥的生活驱除了心中的晦气,淡泊的心境隔断了尘世的喧嚣,荒僻的谪居地倒成了他躲风避浪的宁静港弯。于是,当他每天清晨听见鸡鸣嘐嘐的时候,竟萌生了希望这样的日子更多些,或者干脆把家厨也带来过过这种逍遥生活的念头。表面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囚居生活写得充满乐趣,其实不然,他在《与李翰林建书》中给自己的囚居生活打了个比方:譬如常年关在监狱里的囚徒,遇上好天气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在墙上磨擦搔痒,也感到很舒服,但这样的舒服不是能长久享受的。这才是诗人心灵的真实表白。
柳宗元这首五言古诗,以记游为题,从描绘眼前景物入手,继而写故乡之恋,往事之思,囚居之“趣”,运思缜密,蕴涵深远。他将个人遭际与满怀忧愤含融在山水诗之中,将深沉的忧思隐含在浅淡的微笑之内,“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姜夔),细细吟咏,回味无穷。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外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我昔游太华,亦上终南山。为寻仙人清霞子,那知乃在东湖间。
本是紫髯一将军,家在贺兰临塞云。赫连台畔时游猎,花马池前成典坟。
曾逐孙公大司马,血战黄巾郏城下。七日霖雨真可怜,三军粮绝泪频洒。
潼关再战功垂成,天妒孙公使结缨。为忠只有乔参赞,作叛何多白总兵。
清霞此时河南走,黄石兵书尝系肘。英雄且战且学仙,旷达一吟一饮酒。
九圣微言久寂寥,神明幽赞暮还朝。王弼天人谈不倦,庄周蝴蝶梦相邀。
东湖水自罗浮落,石室烧丹汝新作。要将鸡犬共冲云,莫使嫦娥先窃药。
潘茂名、郁先生,千年象数相传授,后天之学汝尤精。
至人变化无生死,一龙一蛇谁得似。曼倩何妨谑浪多,老聃不在虚无里。
夏日荷花满湖绮,玉琴三弄鸳鸯起。我言素女即丹砂,君欲云英化为水。
长君昔挂西曹冠,青风漠漠沧江寒。少君复谢薇省吏,身世飘飖忽如弃。
归来对坐四壁居,箧中一卷种树书。谁言丘壑足枯稿,折腰昔日今何如。
五月黄梅雨茅屋,麦苗满田蚕上族。童稚欣欣笑相语,但免饥寒百事足。
吴国樗生少好游,三仕无成感四休。巳道栖栖非我事,将从沮溺问良谋。
国家养士恩潭潭,临轩诏问尤尊严。焚香士求忠孝一,大廷策对天人三。
传胪归去驰御道,戴花拥马倾城瞻。虽云三年此故事,风行海澨歆穷檐。
持世长物只论语,众流截断群阴潜。空山腐儒风雨夜,掩卷寤寐唐虞酣。
鼓荡群动纳至静,止乱岂复劳兵戡。君臣意周礼至重,气象如日升东岩。
范公先忧自襕衫,何况天子门生衔。一生吃著语至陋,蒿梁硪柱视所担。
君不见流芳百世文文山,又不见万年遗臭留梦炎。
寒夜月,景墅最凄然。风雪可堪疏影照,婵娟偏惹冷香怜。
罗袖掩金钿。
清漏永,玉露湿馀烟。一片薄疑霜满地,千河迷漫冻无边。
灯火酒多缘。
炎精育仲气,朱离吐凝阳。广汉潜凉变,凯风乘和翔。
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四部钦嘉期,洁己升云堂。
静晏和春晖,夕阳厉秋霜。萧条咏林泽,恬愉味城傍。
逸容研冲赜,彩彩运宫商。匠者握神标,乘风吹玄芳。
渊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长。亹亹维摩虚,德音畅游方。
罩牢妙倾玄,绝致由近藏。略略微容简,八言振道纲。
掇烦练陈句,临危折婉章。浩若惊飙散,囧若挥夜光。
寓言岂所托,意得筌自丧。沾洏妙习融,靡靡轻尘亡。
萧索情牖颓,寥郎神轩张。谁谓冥津遐,一悟可以航。
愿为游游师,棹柂入沧浪。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场。
年时度雪西峰颠,蒲团永夜青灯前。坐谈生死念如水,铁石未比肝肠坚。
人事有迁谢,散聚终随缘。山川可弃友可别,初心未可轻相捐。
既瞻戒坛松,言观潭柘树。山僧劝我且莫行,白额秋来乱林坞。
我闻斯言大吁怪,欲行不行日亭午。此生到处被物厄。
不信山游复有虎。携朋大笑出寺门,樵子前驱荷干橹。
联镳兀兀云雾中,羊肠鸟道愁花骢。十步九折凌绝壁,仰面直欲摩苍穹。
但觉千山万岭同一气,举世高下归鸿濛。我仆马蹇滞岩底,招呼不辨西与东。
兹山猛兽固客在,耳边作吼惟松风。须臾度岭四天豁,西崦已堕铜轮红。
忽见九峰开锦帐,朱霞一抹青芙蓉。红楼金殿耸天际,秋林杳霭闻清钟。
我策我马入幽谷,苾刍相引岩之麓。绀宇辉煌绕玉阑,禅房窈窕摇修竹。
古柘千章无复存,妙严双趾今谁续。日斜不及访龙泉,仰睹峰头乱红绿。
对景行厨泻酒醅,临风万里酣高台。我且歌,君莫哀,元规朝市多尘埃,城外名山谁看来。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