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山十五年,宦情羁思两茫然。故人半作累累冢,只有苍官立道边。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望南躔一星,光映三阶。有仙翁、紫袍金带,佳辰海上筵开。
数流年、才周花甲,论风采、独步霜台。晚岁功名,诸郎科第,占却人间五福偕。
遥瞻祝、青天岱岳,翁寿并崔巍。还歌咏、日升川至,山有台莱。
羡吾乡、苏山甘水,钟灵辈出奇材。念当年、东山灯火,幸此日、北阙风雷。
契重金兰,情深葭玉,廊庙江湖共此怀。念同庚初度,与翁不得共衔杯。
伫看取、乔迁赴阙,丹诏飞来。
高云作时霖,小雨成薄霿。变灭须臾期,杲杲同一梦。
才老天心奇,文字极所纵。气摄龙象瘖,大千震微讽。
孤往若有见,偕来已失众。飘风小噫欠,宁觉蚊蚋鬨。
萧寥楚山川,可叹非时凤。笑我滀涔蹄,短汲才一瓮。
煎愁自相濡,悠忽了宾送。多生何因缘,清净每饭共。
愿睹成宝坊,断桷备斲砻。
袛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
赠君留侯跽履幽渺之遗编,侑以文昌示像夭骄之飞鸾。
雨公往者为时出,苍姬再造炎刘端。浮沤变化不离世,而我未见徒长叹。
世人欲学不死诀,强以体壳留神丹。岂知英槩自不死,明月照海秋空寒。
前身孝友侯者仲,后身忠愤人书韩,君胡为乎云山之间。
云山之间七十一峰,下有七曲横江子房赤松。乖崖雪后鹰,希夷霞外鸿,又何必华山白云千里万重。
携吾书兮吾山中,尔从两君兮或往或来蹑层冰而把芙蓉。
北平雄镇翼幽燕,千里潮河朔漠连。司马高台闻夜吹,卢龙古塞入秋烟。
开疆竞说分三卫,筹国何因弃外边。叹息宁封南徙后,遂令烽火达甘泉。
寥寥生事竟何如,剩有肝肠信比闾。泪下山猿啼月冷,影随江鹤带云舒。
频年逐队忧三尽,何处高眠享二馀。翘首庙谟宣郁滞,礼功不下九河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