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灵隐寺三首 其三

寻僧访腊说东坡,壁上题诗未尽磨。远谪还能偕慧婢,行吟尚自感春婆。

嗟余一失湖山趣,去日全从愁病过。浪说游踪遍海岳,西泠旧约总蹉跎。

生卒年、籍贯、事迹均不详。《唐诗纪事》卷三三称陈蜕为“肃、代间人”。
  猜你喜欢
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
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菰烟芦雪是侬乡,钓线随身好坐忘。徒爱右军遗点画,
闲披左氏得膏肓。无因月殿闻移屟,只有风汀去采香。
莫问江边渔艇子,玉皇看赐羽衣裳。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年少谈王陋汉儒,笔端万字压严徐。昔为酒客莺花绕,今作禅林水竹居。

贱子已捐干禄学,故人休草绝交书。春风纵棹游萧寺,北望淮山正忆渠。

书生岁晚亦无馀,朝作新诗暮看书。
书为送人知免矣,诗仍随子独何欤。
栏凭罨画山光晓,船剌湘罗日影初。
可是爱忙偏觅句,个中无计得逃渠。

抛书午倦睡醒时,走听盲翁负鼓词。漫说是非身后误,上场人事类儿嬉。

斯人肥遁士,高卧亦无心。
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
近床衣欲冷,拂石坐还深。
为问陶弘景,何如陇上吟?

秋光好在江空处。柔橹声难住。一株残柳带庐汀。

来趁天边新雁、两三声。

此时听者知多少,生怕闲情搅。诗人倚棹唱婵娟。

不比江枫渔火、对愁眠。

古藤千尺犹自柔,布叶垂阴满院幽。枫树暗随清磬响,山人欲去白云留。

谈玄幸有餐霞侣,违世已无食肉忧。不识老僧莲社里,可容携酒日来游。

战马嘶江上,寒生枫树村。新兵五都尽,旧业几家存。

共倚中朝盛,谁将上策论。梁鸿避世者,宁复老吴门。

桃李欲开风雨多,花时犹得屡经过。缓听一曲玉连琐,满汎十分金卷荷。

红烛影纱闻唤马,翠罗承袜见凌波。杜陵老矣孤春事,奈此诗愁恼乱何。

渺兹澎湖岛,汪洋当巨浸。哀哉澎湖民,颠连遭岁祲。

山势若浮鸥,泛泛无庇荫。其土多斥卤,其宅少荫?。

讨海以为食,刮井以为饮。薯芋与杂粮,全凭雨漉渗。

贾舶一不通,居民口为噤。去秋八九月,台飓无乃甚。

鼓浪成咸雨,飞洒等毒鸩。草根亦枯澜,牛羊先病?。

风伯日怒号,波涛苦击揕。欲渔不敢出,欲籴无由赁。

东邻与西舍,死殇相哭临。纵有贤司牧,力薄难为任。

驰书飞告急,呼天空哑喑。吁嗟渤澥中,胡能同席衽。

八十年来遇此春,此春遇后更无春。纵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坟前拜扫人。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积雪苍茫里,寒山惨澹中。艰难经日别,漂泊此时同。

筋力年非壮,诗书道未通。狼烟春戍火,禽语夜溪风。

心似西桥水,滔滔日夕东。

高隐昔传磨镜客,奇踪今见补锅人。若将姓字留天地,纵使巢由亦外臣。

帽影鞭丝人比玉,踏春同到郊园。与花相对试温存。

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

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轻供黄昏。素琴弹罢不开门。

那堪重省,一处一销魂。

流水颓阳不暂停,东流西落两无情。
不是世间人自老,古来华发此中生。
侯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不是悲殊命,唯愁别近亲。
黄莺迁古木,朱履从清尘。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

海国萧条征赋重,忧时如雪鬓毛侵。相逢共羡虞卿璧,独处谁怜季子金。

日晚山头传画角,风高城上淡秋阴。自甘只影含冰蘖,徙倚聊为越客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