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题看,这首诗是记游之作。记游诗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因景生发,别有寄托,内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说唐人的记游诗多强调图形绘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记游诗多注重借景生发,述志明理。那么,这首诗则正是符合后一特点的。
“寺里”一联,两句各写一种景观。前一句虚出,后一句实录,构成形象鲜明的对比。但二者所写的对象又是同一的,这样就把花山寺“名”与“实”相离的现状突出了。生活中名实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诗人所见所写的情况也实在太刺眼,这就使人读了这两句诗后不能不激动,激动的同时也必然要想:寺名是因为寺里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却无花可赏,必然会引起人们思索玩味的兴趣,于是,作为一首诗的“发人深思"的艺术目的,也就自然实现了。作者当然是有着自己的答案的。他显然深信命名之谬,寺里和山中本来是确实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见草纵横”,是因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说,“花易凋零草易生”,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正是有感于它的旺盛的生命力。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发”,也正是对种花不易的真实感叹。无疑,从主观上说,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长了草势的疯狂,而且从诗人对这两句次序的安排上看,显然是特别强调人的主观原因的。草本无罪,剪伐不力则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诗人在作出这一结论的时候,情感色彩却并不十分强硬,因为诗没有说“为何剪伐不尽力”,而是既讲到对草要“剪伐”,又讲到对花要“栽培”,中间加一个“须"字,就把他对剪伐不力的愤懑,变为必须要剪伐的规劝,因此,惋惜大于愤慨,警告少于劝诫的这种感情色彩,就表明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是遵循着传统的“明劝诫,著升沉”(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和“美刺"的美学思想和原则的。
这是结合诗人具体的经历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内容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首诗毕竟是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来,从社会生活的现象而来,所以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又不仅限于社会政治方面。尽管也可以把诗中的“花”理解为贤臣,“草”,理解为奸佞,因而说诗的题旨是对革新除弊的企望。因此,从这方面来看,这首诗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诗,而是对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的具有相当的哲理的醒世诗。
缘山数十里,步步入香径。看花宜舆行,神逸目始定。
茶山不数仞,登览撮其胜。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
众花争献态,卷石似得柄。大千观掌现,世界琉璃净。
昔来我独赏,近乃游者竞。廿年怀卜筑,贫老苦奔迸。
愧此五浮丘,后期犹可订。
画省无心久握兰,西湖花月正丛残。共传军府题诗客,肯作吴藩入幕官。
杨柳花时频纵酒,牡丹开后独凭阑。最闲园里征歌处,江左三人管幼安。
登坛一对信奇才,钟室呼天剧可哀。爱好又将人断送,悔教丞相夜追回。
别离尊酒越王城,见惯风波海上行。书画压船新搉税,烽烟防垒又增兵。
洪涛日涨滔天势,宝剑时闻斫地声。招我不来麾不去,此心难剖是忠贞。
中天逢令节,圣主正当阳。洁体兰汤蚤,垂衣彩缕长。
内臣传警跸,午宴集衿裳。云自丹霄紫,风来金殿香。
龙飞方利见,雀跃喜相将。仙乐伶官奏,霓旗羽士扬。
□传薄皂绿,糕拌凌阴霜。既沐上方泽,还赓下济光。
□□欣在藻,梧凤失依冈。共指升恒永,为深晦昃防。
□山歌乐只,天保祝无疆。赐裤卑刘汉,献身企李唐。
□与□□饱,何以慰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