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好恨这风啊,催促我们分离!既然你能把船儿吹得像张了翅膀一样飞去,那你又为什么不把我的眉结吹散?你这可恨的风啊!
若不是偌大一个船儿,自己这一腔相思怎能装得下、载得起?船儿若真念我烦恼孤寂,何不把那个人儿也一起带来与我共眠在一个船篷下呢?我会感谢你这风!
注释
叵耐:本指“不可耐”之义,这里含有“可恨”之意。
孤恓(xī):寂寞凄凉;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俚俗之作,通篇借“风”与“船”这两件事物铺开。

  上片主要写“风”,顺而及“船”。劈头两句就是“无理而有情”的大白话:“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其实,催他与恋人分别的并不真是风,然而他却怪罪于风,这不过是他“怨归去得疾”(《西厢记》崔莺莺长亭送别张生时的唱辞中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正如睡不着却怪枕头歪那样,这种“正理歪说”的风趣话中其实包含着难以言传的离别之痛。以下三句便紧接“风儿”而来,越加显得波峭有趣:“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它所埋怨的仍是这个“该死”的“风儿”,不过语意更有所发展。意谓:既然你能把船儿吹得像张了翅膀一样飞去,那你又为什么不把我的眉结吹散(侧面交代作者的愁颜不展、双眉打结),真是“可恨可恶”(“叵耐”本指“不可耐”之义,这里含有“可恨”之意)透顶!眉心打结,本是词人自己的心境使然。俗语云:“心病还须心药医”。词人不言自己无法解脱离别的苦恼,却恨起风马牛不相及的“风儿”来,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怪语”和“奇想”,亦极言其“怨天尤人”的烦恼之深矣。人的感情,每到那种极深的境界时,往往便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变态。石孝友的这些词句,便故意地利用这种“变态心理”来表现自己被深浓的离愁所折磨扭曲了的心境,确实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下片则索性从船儿写起。“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这是第一层意思。意谓:若不是偌大一个船儿,自己这一腔相思怎能装得下、载得起?“相思”本无“重量”可言,这里便用形象化的方法把它夸张为巨石一般的东西。说只有船儿才能把它载起,则“相思”之“重”、之“巨”不言自明。在“感谢”船儿帮他载起相思之情之后,作者又“得寸进尺”地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意谓:“救人须救彻”,你既然帮我载负了相思之情,那就索性把好事做到底吧!——因此,你若真念我孤寂烦恼得慌,何不把那个人儿(她)也一起带来与我共眠在一个船篷下呢?但这件事儿光靠“船儿”还不行,那就又要转而乞求“风神”——请它刮起一阵怪风,把她从远处的岸边飞载到这儿来吧。如是,则不胜“感谢”矣,故曰:“感谢风儿”!

  众所周知,常见的文人词在描写离情别绪时,特别喜欢用“灞桥烟柳”、“长亭芳草”、“绣阁轻抛”、“浪萍难驻”之类的华丽词藻。即如石孝友自己,也写过“立马垂杨官渡,一寸柔肠万缕。回首碧云迷洞府,杜鹃啼日暮”(《谒金门》)之类的“雅词”。然而此首《浪淘沙》却一反文人词常见的面貌,出之以通俗、风趣、幽默、诙谐的风格,却又并不妨碍它抒情之“真”、之“深”,故而可称是首别具“谐趣”和“俗味”的佳作。在读惯了那些浓艳得发腻的离别词后,读一读这首颇有民歌风味的通俗词,真有点像吃惯了鱼腥虾蟹之后尝到山果野蔌那样,很富有些新鲜的感觉。

  全词通过先是怨风、责风,次是谢船、赞船,再是央船、求风,最后又谢风、颂风,曲折而生动地展示了词人在离别途中的复杂心境:先言乍别时“愁一箭风快”(周邦彦《兰陵王》)的痛楚,次言离途中“黛蛾长敛(这里则换了男性的双眉而已),任是春风吹不展”的愁闷,最后则突发奇想地写他希冀与恋人风雨同舟的渴望。这三层心思,前二层是前人早就写过的,但石孝友又加以写法上的变化,而第三层则可谓是他的“创造”。这种大胆而奇特的幻想,恐怕与他接受民间词的影响有关。比如敦煌词中就有很多奇特的想象,如“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又如“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猜你喜欢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远迹。谁信道、荼_枝上,静中留得。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余衫碧。粲宝钿、珠珥不胜持,浓阴夕。
金翦度,还堪惜。霜蝶睡,无从觅。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
近看成洞远成林,红绿参差作昼阴。
闲有工夫随酒去,病无心力为花吟。
调朱弄粉年应小,倚困含娇意却深。
更向嫣然清淑外,一檐香风入衣襟。
紫宸拜赐鸣双笏,皂盖颁春佩左符。
膺门昔忝登龙客,董墓今悲下马人。
感恻复何言。
房陵望毗陵,计舍六十余。
今我从远役,羡君方逸居。
逸劳不足道,会合嗟愈疎。
向来江南北,二年能几书。
残山剩水地,诗题当不虚。
得句茹不吐,思君定愁予。
遡江日千里,岂无红尾鱼。
交情傥未忘,与问今何如。

白发秽光仪,年华亦已暮。如彼兰蕙芳,离披向霜露。

子才逸卿云,复有鸾龙度。慷慨泣明珠,光辉谁不顾。

吴越多知音,而今重词赋。闻子父兄名,新知尽成故。

行矣路方长,时时望丘墓。莫即学苏耽,仙成上烟雾。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

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

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

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

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奇。

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珍木无弱羽,广川饶劲鳞。皇都郁嵯峨,多士如繁星。

陈君在乡曲,少小驰芳声。去我三百里,可望不可亲。

昨予志广览,自越之燕京。见君长安道,一问知姓名。

却复讯动止,握手为予陈。自受相公知,忽忽复几春。

一朝去乡校,今作太学生。言温动有礼,志壮气自信。

晢颜口若海,丰下而长身。再往论文史,终夕如倒囷。

藻思蔚以妍,俨与骨相并。王良御八骏,技绝物有神。

一日骛千里,安得留其行。念予复南去,揽策临修程。

小见伺越鸟,秪入枪榆群。思君不能置,短篇陈素情。

悤悤又别故园春,花落犹随马后尘。相对离筵莫惆怅,送行人是欲行人。

细雨洒秋色,平湖生白波。客心贪路急,帆腹受风多。

落木生诗思,惊禽避棹歌。舟行不借酒,兀坐奈愁何。

饥禽值游蜂,欲喙屡张口。那知挟弹儿,林间候之久。

巾车频促去他乡,临路凄其拜墓傍。我奉严亲天外去,诸孙应解办蒸尝。

帆影欹斜树影圆,远山一角点苍烟。关河晓月凉如水,无数蓼花红到船。

落日明飞鸟,归人趁渡船。孤城帆影外,霜角暮云边。

涨减平沙阔,天寒野蝶妍。客程贪利涉,沿月下前川。

豆蔻梢头春意浓。薄罗衫子柳腰风。人间乍识瑶池似,天上浑疑月殿空。

眉黛小,髻云松。背人欲整又还慵。多应没个藏娇处,满镜桃花带雨红。

一带拒霜三十里,又催箫鼓作秋声。

断合溪流去复回,此中灵秘是仙胎。枯槎架壑船空在,蜕穴埋云骨未灰。

壁绝两厓悬紫翠,祠深九曲漫蒿莱。欲寻碧水源头路,斜日夷犹一棹来。

市隐居无定,名园不厌寻。治生长计拙,学道野情深。

未得九仙骨,徒存五岳心。何时同策杖,麋鹿放空林。

飞烟閒绕望春台,千里关山百战来。金水河枯龙已去,碧霄笙吹鹤飞回。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真境辟蓬莱。

西楼怅望芳菲节,怀抱何时得好开。

琴河一水带辛丰,我又西迁春色中。矮屋不嫌书塞破,短床惟许梦游空。

三桥柳月眉相约,五里花人粉作丛。岁岁年年闲赏惯,不曾绳子系东风。

晋室胡然东,起于镇建业。露次躬甲胄,遍移四方檄。

稽留斩督运,北征期刻日。推心司马导,每事必咨决。

江河既云异,神州宜戮力。何至作楚囚,言之殊激烈。

究竟君臣间,复雠不甚切。初无大机用,小小自树立。

接士则以谦,足用则以啬。政事以清净,主谋技粗毕。

尔时有心人,吾敬祖生逖。纠合谱骁健,言于安东曰。

戎胡毒中土,遗民苦残贼。人皆思自奋,命将出师急。

诚使如逖者,部署相统率。望风争响应,岂患无豪杰。

渡江抵中流,慷慨歌击楫。誓必清中原,不信如皦日。

先是两主簿,司州同寝息。此声非恶声,起舞自中夕。

良马轻著鞭,果先刘越石。尝闻伐猃狁,诗人美尹吉。

所以能成功,张仲在君侧。然则士雅军,岂非茂宏责。

当其初遣时,应请聊塞白。簿具千人廪,布止三千疋。

起冶自铸兵,铠仗曾不给。迄夫驻雍邱,甘苦共士卒。

约已务施予,新附勤抚纳。经略河以南,荡焉剪荆棘。

练兵仍积谷,指顾取河北。国将有内难,王刘方搆隙。

大功知不遂,怏怏抱病殁。江左遽偏安,不思进咫尺。

谁料王丞相,衰飒至此极。其心爱一隅,用之恐并失。

幽冥逢镇西,可能无愧色。即今寰海沸,龙蛇正杂遝。

咿喔邻鸡鸣,时贤酣枕席。我此一瓣香,敬为豫州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