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次韵

江涵秋影雁南过,凉思催人可奈何。林下久知尘事少,水边惟爱月明多。

吴乡鲈美应分鲙,楚客衣单自制荷。回首沧浪濯缨处,高情惭愧钓鱼蓑。

(1264—1339)元清州人,字仲明。稍长,入京师,从王磐习金典章,又从安藏习诸国语。因安藏荐入宿卫,从爱育黎拔力八达于藩府。仁宗入定内难,迎武宗,皆预谋。仁宗即位,特拜集贤大学士,与闻政事,科举之行,赞助之力尤多。仁宗卒,辞官家居。文宗立,复起为大学士。卒谥文忠。
  猜你喜欢
知章不怕酒如泉,莫遣花催蜡炬烟。
明日宿云生晓雾,一番风雨暗梅川。
触战蛮征一扫空,和云占断最高峰。
单提破钁头边事,佛祖当机不见踪。
岭上英英向日开,帝乡情态自徘徊。
如何一施阳春雨,依旧无心归去来。

才见春归春又来,春风如旧鬓毛衰。梅花未放天机泄,萱草先将地脉回。

渐老光阴逢世难,经年怀抱欲谁开?孤云渺渺亲庭远,长日斑衣羡老莱。

落日芳村无犬声,风沙两岸断人行。须为系䌫空林下,坐看前溪春水生。

西风玉树一枝残,犹自萧萧月影寒。白发只堪供伏枕,那教双泪更漫漫。

金猊香褪银灯绿。提鞋悄地来掀幕。只道夜风生。原来却是卿。

卿情真似蜜。侬奈慵无力。要剩抱香眠。尽卿恣意怜。

弱龄负奇节,志欲凌海岳。白马金陵来,游戏宛与洛。

出从七贵饮,醉调五侯谑。妍华不见售,谗巧思爱夺。

凉风卷团扇,世路随飞藿。谪居宰山邑,颇喜占名郭。

川岭郁森秀,烟云日喷薄。况当素秋霁,清霜扫天末。

龙门既疏峻,伊水复澄豁。启牖眺飞泉,据案望岑崿。

独抚岩中琴,遥枉汴上作。怀贤谅在兹,感旧但如昨。

徒然伫王凫,未果偕缑鹤。终期谢纷坱,携手向嵩岳。

绝顶风扶上,何从著点愁。菰蒲初出水,鸿雁渐惊秋。

黄叶林中寺,夕阳溪上楼。登临还极目,得句又句留。

惟澹有至乐,此乐世罕知。谁能味无味,舍彼甘与肥。

君侯文武才,面有虎豹姿。被甲起上马,出入百万师。

西来树功勋,献颂白玉墀。方将大将权,绕帐罗旌麾。

纷华艳人目,孰不为朵颐。顾于方寸间,物累乃若遗。

斋居寄遐赏,而无山林期。处乐宁易言,岂独静者宜。

始知豪杰士,自有绝世资。悠哉澹中趣,吾道同所归。

渡头急雨鸣森木,木杪颠风飞大屋。没腰寒水稻生芽,满眼青泥车折轴。

山行值雨舟值风,穷愁日日烦天公。不如归卧涧壑底,世事一扫春花空。

别君两年重此别,喜君胸次浑冰雪。拟将身作贾胡留,无奈事如空鸟灭。

挽我不回君怒嗔,交情把玩转清新。相随百里还相见,只有西山似故人。

已从春草长闲门,风雨连朝不出村。老妇煎茶烧上锉,故人送酒涤山樽。

双树阴阴落翠岩,一灯千古破幽关。也知诸法皆如幻,甘老烟霞水石间。

潞水东归海,潼关北护秦。此行重陟险,相望各伤春。

雨暗山中树,云高马上人。莫忘痴叔语,努力爱吟身。

看风澹荡景悠悠,次第看花直到秋。

秋爱冷吟看爱醉,只能欢笑不能愁。

浮生浮世只多事,知命知时肯躁求。鹏鴳喻中消日月,任他龟鹤与蜉蝣。

石磴崎嵌□□□,坐来心迹自双清。
不知浑沌何年鉴,便有婵娟一镜胆。
周穆马蹄何寂寞,谢公屐齿□□□。
□然欲御长风□,□□烟云脚底生。

昔年曾记此题诗,正值秋风报捷时。七载我犹惭骥伏,一官君己慰乌私。

重寻旧句尘封壁,再续新吟月照帷。最是师生联意气,何堪官辙各分驰。

祖饯河水上,离情郁难舒。
彼此谅衷素,值兹孟夏初。
青青河畔草,嘉麦生同墟。
子今京国去,结驷耀通衢。
冠盖欻交会,连璧粲琼裾。
既抱贞持操,甘等常人愚。
亮节贵有爱,洪涛奋鵾鱼。
抡材仍射策,陈纲当晏如。
昔为凫舄令,展转惜居诸。
葵藿仰朝阳,寸心万里俱。
努躬崇令德,世泽遗乡闾。
言睇贺兰巅,雪影袭云虚。
为作远塞别,歌成不能书。
击筑继慷慨,对景两踟蹰。
家指西陵外,沧波去几程。
独行山雪下,孤泊夜潮生。
问路寒林迥,移舟宿雁惊。
到逢天竺客,为话别来情。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