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古乘樏,厥制似即屟。汉时始用轿,隃岭平妥帖。
我行山海间,我车阻高冈。无轿不得进,有木真豫章。
似梯桄以绳,似网似箕张。用驾驴背行,云宜山路长。
山辎名不俗,采之入诗囊。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求友五十年,所获仅四遐。雪缘首仙蜕,遗札皆天葩。
鉴物神于音,冥析谁筝琶。老穷浭阳铁,诗胆悬刘叉。
齿莫稚朱青,竹马黄金车。后来状头魔,健羡鸠槃茶。
慧业虽终存,炉火殊未加。同年笑山子,晚遇冠触邪。
隽句与名章,骆驿奔鲜霞。余贤被罡风,尽堕罗刹家。
才难知尤难,三复增叹嗟。
党河城北少余流,渠水中分十道收。最爱春耕与秋获,黄云碧浪满平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