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缘秋毫,连山入太古。孤云欹松萝,长风啸豺虎。
鞭镫惨不骄,瑟缩战两股。争此一握天,豁然开洞户。
阔愁大荒落,低见众星舞。回视未登客,万蚁穿线缕。
始知所历高,上界足官府。书生老蓬筚,壮观从今数。
狂吟《敕勒篇》,浩气莽天宇。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忆当时,年犹少,在江南。有英豪、鹤盖鸾骖。红楼十二,鸳鸯结队舞春衫。
紫骝稳系花多处,燕姹莺酣。
到今朝,思前事,桃枝黯,柳条毵。景阳宫、芳草生惭。
鸡鸣人散,六朝金粉付云岚。东风憔悴兰成老,枉醉双柑。
阴山西下五千里,大石东过二十程。雨霁雪山遥惨澹,春分河府近清明。
园林寂寂鸟无语,风日迟迟花有情。同志暂来閒睥睨,高吟归去待升平。
万里风霜一病身,归来初喜渡河津。举头已近长安日,洗眼先逢玉署人。
平昔每嫌疏馆舍,今兹暂许接车尘。延英对后应多暇,东阁期谁共赏春。
茱萸插罢酒还沽,余兴龙山尚未孤。万古乾坤皆草莽,一时人物在菰芦。
月泉开社天星聚,铁匣缄诗井水枯。宇内谁成三不朽,壮心空老北山愚。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