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谷晚望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辽阔的秦川沃野千里,风景如画,浩浩荡荡的渭水如绵长的细丝一般穿越三秦。这美丽的风景画是我在归乡途中一望所见的。这次不如不回来啊,怀着这种屈辱的心情回家,仿佛那山岭上的花草都枝枝使人断肠。
注释
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
川:平川。秦川:指秦岭以北古秦地,即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渭:一作“柳”。
还家;一作“还乡”。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五。下面是安徽大学文学院术研究带头人、安徽大学古籍整理汉语言文字研究所顾问马君骅对此诗的赏析。

  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诗人晚望于此,有感而吟此诗。此为缘景遣怀诗。这类诗率多景为宾,情为主,以景起兴,以情结景,它借助眼前实景,抒发内心幽情,越突出景物的瑰丽,越反衬心情的凄婉,细读自见堂奥。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川,平川。“秦川”,指秦岭以北古秦地,即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诗人登上骆谷,晚霞似锦,残阳如血,远岭近峦,浓妆淡抹,眼前展现一幅锦山绣水的美丽画面。“如画”二字把莽莽苍苍的辽阔秦川描绘得斜阳掩映,沃野千里,平畴闪光,丛林生辉。这是广袤的大景。“如丝”二字又把浩浩滔滔的东流渭水状写得长河落日,浮光耀金,万丈白练,飘浮三秦。这是绵长的远景。大景与远景交错,山光与水色竞美,蔚为壮观。然而这些美景都是诗人站在骆谷“一望”中摄取的,又是在辞帝京、返故里的背景下“一望”见到的,句中特着“去国还家”四字,隐隐透露了诗人是失官还乡,因而被壮丽河山所激发的豪情,一刹那间又被愁怀淹没了。下两句便将此情毫不掩饰地抒写出来。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说王孙出游,乐而忘返,辜负了家乡的韶华美景。韩琮反其意而用之,借“公子王孙”来指代宦游人,实即自指,说自己这次“去国还乡”还不如“莫来好”。对于遭逐沦落的诗人,这种心境是可以理解的。《汉乐府·陇头歌》之二所写“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正可移来为韩琮写照。韩琮的诗情正是由此歌生发。他虽面临如画如丝的秦川渭水,心里只觉得“岭花多是断肠枝”了。据历史记载,韩琮被石载顺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不能不倍增其断肠之慨。

  “莫来好”是与“断肠枝”相因果的。本来“岭花”并无所谓“断肠枝”,只因作者成为断肠人,“岭花”才幻成了“断肠枝”。断肠人对断肠枝,自然不如莫来好了。

  全诗二十八字,并无惊人警语,而自有一种形象意蕴,令人回肠荡气,原因在诗家惯用的以乐景写哀的对比反衬手法,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挥。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人眉宇;收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同一诗境,效果迥异,令人读来自入彀中。试一口诵心维,景乎,情乎,乐乎,悲乎,似都浑然莫辨了。其点化契机,仍然是“莫来好”三字所导入的一种闲愁美,哀伤美。乐景固然给人以美感,哀景同样给人以美感。在特定诗境下,先乐后哀,乐中生悲,会更使诗味浓郁,咀嚼甜美。此诗得之。

创作背景

  韩琮于唐宣宗时出任湖南观察使,因秉公不苟,不徇私情,公元85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朝廷对此事采取了纵容的态度。韩琮因而失官,此后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时之作。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猜你喜欢
客宦怆离群,徐方复得君。
青衫初试吏,白面颇能文。
画舸浮春水,清樽醉舞裙。
它年会相访,分卧北山云。
既作闲人,便应付、此身沟壑。不应更,将愁半点,寸心中著。责子渊明徒自苦,忧君范老何时乐。纵一嘲、一咏欲奚为,何如莫。
不自鄙,葵蔬恶。还肯荐,茅柴薄。任侯门海陆,杂陈珍错。有暇盍联车骑过,相忘勿遣诗情觉。怕家僮、无处买莼鲈,烹琴鹤。
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
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
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
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击柱论功不忍看,筑坛刑马誓河山。当年绛灌知何似,只在春秋鲁卫间。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拥寒枯坐夜无聊,杯茗垆薰次第消。独有恋人灯黯黯,可堪卒岁雨萧萧。

醉供春帖恋吟草,病抚辛盘懒颂椒。少日冯陵都遣却,只将双鬓待明朝。

长相思,永别离,愁眉镜觉心谁知。蛛网闲窗密,鹅笙隔院吹。

年华讵足惜,肠断受恩时。

叵奈山人酷爱山,山中犹只是人间。不如跨鹤凌空去,心与闲云一样闲。

彩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瑞此永明曲,千载为金皇。

傍晚秋晖静,穿松石路微。
山川起幽兴,杖屦款高扉。
白首偶成趣,素怀欣未违。
故园今草棘,飘泊几时归。
郭相谋深古来少,词翰升堂为君扫。
忆君诵诗神凛然,相逢苦觉人情好。
歌词自作风格老,百壶且试开怀抱。
皂盖能忘折野梅,浣花溪里花饶笑。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自古行人多怨恨,
至今乡土尽风流。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杀草闻吴儿,洒灰传自祖。
田田皆沃壤,泫泫流膏乳。
塍头乌啄泥,谷口鸠唤雨。
敢望稼如云,工夫盖如许。
鹦林花塔启,凤辇顺时游。重九昭皇庆,大千扬帝休。
耆闍妙法阐,王舍睿文流。至德覃无极,小臣歌讵酬。
银河清浅夜纵横,鱼钥传呼锁禁城。
试上红楼三十级,凭栏好看月初生。
太末一为客,倏忽三四龄。
常恐玄发变,未谐沧海情。
今晨属休暇,文彦皆合并。
方舟济沙步,飞盖指岩扃。
青霞天之表,赤日午正停。
息阴无择木,抱渴无藏冰。
宁知大火维,有此真福庭。
巨石跨千尺,如梁架青冥。
深疑地肺开,洞见天光明。
玉树交左右,禽鸟无一声。
凉风度涧水,炎浊荡然清。
昔闻偶弈者,坐隐交心兵。
相持势方急,旁睨耽若醒。
柯烂胡不归,海枯固其恒。
蛮触递翻覆,大化何由停。
不如饮美酒,且置石间枰。

暂客留应喜,微官去恨迟。竹高当户直,花重向帘垂。

对酒惊人别,看诗感岁移。山中足幽事,猿鹤旧曾期。

握别未轻旬。回首销魂。知君绮阁懒香焚。赋得瑶篇来慰我,转触愁新。

梧叶落纷纷。风雨衡门。悲秋况是惜离群。今夜夜长应有梦,再话殷勤。

第一滇南石,无双庆道碑。建宁传胄远,庸蜀定迁迟。

四姓崇乡望,千柯振本支。绍班爰采尔,氏爨实因之。

世擅龙骧号,身丁狼暴滋。南中仗磐石,天邑仰风仪。

纯懿清明扇,英雄高略姿。昼游曾衣锦,寝疾遽骑箕。

铭既空千古,珉应重一时。文章真汉晋,字体亦繇芝。

我幸临模在,仍当奕祀垂。阮公犹保护,书派此宗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