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云拖残雨敛前峰,翠色寒光溢几重。应有诗人偏著眼,时施膏沐为渠容。
朝发丽阳驿,暮抵宜城县。风沙浩浩来,下马目犹眩。
荒冢何累累,藤萝延以蔓。县令知好古,墓道表黄宪。
巍巍道傍碑,洵为多士劝。顾厨与俊及,纷纷皆蒙难。
林宗亦幸免,张俭恃逃窜。叔度独汪汪,不登党人传。
行藏语颜回,气节振颓汉。大雅今不作,对此殊留恋。
向夕道路长,愧无溪毛荐。
无论晨钟午磬时,堂前惟恐听经迟。世间那有痴如石,住在深山已不痴。
甫也才地最孤洁,江水见底秋月高。清言之祖建安骨,挥斥三唐呵六朝。
元瑜善病陈思贬,过此略推刘孝标。常谓周衰文统绝,骚史以外粕与糟。
出君便腹为大冶,石才栋书投煎熬。镕之百过烟火尽,一滴著地皆成膏。
不比酸冷争派别,教人寻味持空螯。天寒野阴怀抱恶,城南会合访孟郊。
多竹款门笑开口,且斟浊酒饥肠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