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凉即嗜眠,煮茗还破睡。不为蚁穴战,犹寻蟹眼沸。
果欲梦何梦,应知味非味。
物意人情,各喜盗平。盗在当身,胡不自嗔。窃义窃仁,曰我圣人。
盗钩曰偷,盗国曰侯。侯门义存,矧夫一尊。吴荆淫号,中土云奔。
自兹以往,安可复论。智为盗取,圣为盗守。始负而走,终居若有。
斗斛权衡,既作弥争。斧钺轩冕,谁宠谁惊。圣人不耻,大盗不止。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胶离朱目,塞瞽矌耳。削史钳墨,如攦倕指。
至德玄同,容成诸氏。鸢飞戾天,鱼静于水。盗蹠亡言,啍啍日已。
圣人复起,孰能盗诡。胠箧之徒,自生自死。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
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
羁孤寄穷海,亲友谁吊唁。析图补冬裘,乞米煮朝饭。
无聊犹自思,援溺固谁愿。人生不终否,此语非我分。
英雄伏泥涂,暂晦久必现。如予百不能,理自合贫贱。
岂当议隐显,而有不遇叹。但思窜山林,远脱人世患。
有田足耕耘,有水足罩汕。萧然便终老,到死百不问。
平生泥佛祖,久已师壁观。况将无生禅,下视有为幻。
吾子出群材,千牛有馀刃。行当脱尘埃,鸣佩侍清燕。
高卑各有得,愿勿讥尺鴳。不有行道人,谁当佐尧舜。
时哉勿自滞,功业在力劝。握手不可期,此计吾行辨。
久雨不出门,幽斋抱岑寂。点检屋外山,白云为雨湿。
最苦溪水添,没却钓鱼石。平生虑事深,无故忧得失。
因念倦游人,荒凉不温席。独抱瑰奇才,双瞳黑如漆。
关山一万里,谁能共欣戚。故旧半彫零,亲戚隔存殁。
乱后幸自强,感激弥叹息。蓑笠拟访之,浊酒聊共适。
酒酣弹铗歌,忘情话畴昔。云深路不通,何处寻踪迹。
出郭无多路,惊看战垒高。秋原断烟火,破屋长蓬蒿。
党恶曾鸣镝,同仇更带刀。负嵎氛尚炽,扫荡仗戎韬。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师鲁娶张氏,某县君固。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平生故人无远迩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
余与师鲁兄弟交,尝铭其父之墓矣固,故不复次其世家焉钞。铭曰:
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