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营曲·叹世》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意。在元代,许多文人胸怀大志,但结果只是“白夫蹉跎,失志困衡窝”,纵使才高如萧何,声名如廉颇,也得不到赏识重用,还不如赶快去往海滨山里,做一个快活渔樵,又何苦在这险恶的世道上,无端惹风波。以辛辣之笔,抨击统治者不能任用人才,反而使他们非逃即隐的黑暗现实。此作言词简短,愤懑之情溢于言表,风格苍劲奔放。
此曲子以时间顺序先写青年时期摩拳擦掌,频磨剑锋,希望以后能出人头地,自古而来,胸怀负的男儿比比皆是。接下来写自己求仕未遂,到头来却落得抚摸铜镜,叹息白发如雪、岁月蹉跎,潦倒困顿在穷街陋室。又以廉颇和萧何的典故寄遇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说自己有廉颇一般的威名却无人赏识,有如萧何一样的博学却不得任用。而那些已经蒽名就的天下莘莘才士们,都争先恐后地逃往了海滨,归隐了山河,只因为仕途险恶,每每平地上便掀起了风波。
曲文的起夫两句,塑造了诗人早年壮志满怀、意气风发的昂扬形象。再加上“古来丈夫天下多”,自许男儿、不甘人后的气概更是呼之欲出。然而紧接着的三句现实情状,却是一落千丈,“勋业频看镜”,“白发千茎雪”,这两句杜诗恰可作为此情此景的传神写照。这种大起大落,便带出了全曲的怨意;而前时的“古来丈夫天下多”,也就为将一己的哀伤扩展到“叹世”的主题作了铺垫。
七、八两句,慨叹入仕的艰难,为“失志困衡窝”的起由作了注脚。廉颇是七国争雄时代赵国的名将,《史记》载他“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力闻于诸侯”。晚年获罪奔魏,时赵王数困于秦兵,想重新起召,廉颇也壮心不已,在赵王使者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却不料因使者“一饭三遗矢”的谗言,终遭摒弃。萧何则以广有才学著称于史,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这正是贤愚不分、英雄失路的不合理情状的典型概括。
并未停留在怀才不遇的感慨上,又进一步触及了元代仕途的险恶,“廉颇”、“萧何”们“白夫蹉跎”不算,还要逃海滨、隐山阿,而且是“忙忙”兼“急急”,逃隐唯恐不及。为什么呢?原来是“今日个,平地起风波”,灾祸大难随时都会临头。这就暴露出官场倾轧、伴君如伴虎等等的政治黑暗。这三句从入仕的艰难直接跳入入仕的危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的自嘲自解,但更多的是表现了进退失路的绝望。
此曲子夹叙夹议,艺术地概括了元代社会尤为严重的扼杀人才的弊政,以及官场的险恶难测,风格精警,把宦沉浮、仕途凶险刻画得十分深刻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马谦斋,[元](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与张可久同时,且相识。工散曲,太平乐府等曲选集中所收颇多。张可久有《天净沙·马谦斋园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过官,辞官后归隐,有人说他后来隐居杭州。现存小令十七首
未及上翠微,暂揽松山胜。嵌岩置修除,缘壁起盘磴。
拂衣千仞上,阑危不可凭。峰高多夕阴,天半风初劲。
坐我万松间,苍翠互相竞。白云横不流,中有新寒凝。
林壑媚幽姿,泉石动清听。已忘世人情,羡彼飞鸟性。
颓颜谢落红,飒鬓羞新绿。情遣犹未空,果为时世促。
虚宇应共閒,沉忧何用酷。失林思故枝,遇坎悲前躅。
怀初序屡移,转恨百年局。即见乃如斯,况于心所触。
禽鸟声日繁,山川气久溽。迷烟覆短墙,积雨漏朝旭。
起视百峰云,往断忽来续。岂知云下人,畏天常自局。
昨日见月赏不及,今夜月来云亦开。已促新词翻楚调,却疑清影落阳台。
冰轮果惬诗人意,玉椀当酬白雪才。新病欲瘳仍讳饮,不胜高兴谩含杯。
湖水阻青鞋,南游吊大崖。探书苍水绝,藏史血函埋。
遗怨留鸿字,孤吟闭鹿柴。郎君勤慰藉,难遣老夫怀。
翠箔收寒,琼钩捲月,一番风紧。疏棂半掩,隔断满阶秋影。
蘸银笺、油花暗滋,午妆粉指新留印。怕重来燕子,小门深闭,旧巢难认。
方镜。颇黎衬。更玉坠低悬,兽钚相并。朱绳细绾,比似井栏斜引。
玳梁深、轻笼篆烟,绣帏窥处还易暝。未愁他、画烛屏前,下帘红袖冷。
苦吟恐瘦劝餐加,寝馈思侪古作家。老笔未妨虫蛀纸,旧题岂羡壁笼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