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特点。
万法俱一空,忘筌亦忘字。勿置齿牙间,回观方寸地。
梅蕊青。雪花萦。雪重梅寒万里平。微风窗纸声。
问卿卿。定有情。篆冷香消却怎生。同心两地明。
死却香岩未可谈,个中何者不香岩。静无动有吾何说,试著西庵老寂参。
盘纡径路却何之,中有居人未卜谁?百丈飞泉云外落,一林霜叶九秋时。
寒食笼烟惹恨时,河山依旧对芳卮。欢人莫上梅花岭,丞相坟前叫子规。
先生来东都,貌如林间鹤。闻名今见之,信难尘中著。
诸儒纷藏宝,人进已反却。眇然千载事,独与复商略。
斯人昔俊豪,世故熟斟酌。冥栖二十年,不为幽禅著。
秋风有所思,木落庐山脚。岂为菰莼念,亦负溪友约。
清霜动车轮,不复生四角。想见胸府间,天地泻寥廓。
平生杜陵老,妙处倚山阁。岁晚或相从,应分半岩壑。
叹人生、梦痕泡影,乔松谁见同寿。客星忽坠馀杯水,失却词坛高手。
名不朽。料夜夜、珠光剑气腾牛斗。图成感旧。问榆绿风薰,梅黄水涨,魂得暂归否。
重泉下,徐淑秦嘉并秀。追随无异良友。鸟原共命花连理,生死总成佳偶。
愁尚有。曾记得、秋风画扇吟红豆。柔肠回九。便分付云林,生绡写出,此意向谁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