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中何所务,得己聊自媚。周道亦何遥,元景去如鸷。
前涂有佳人,丽服策名骥。轻风吹远芳,望之不可企。
远望欲何为,行行慎吾事。云敛山气佳,风定水容粹。
所以至人心,贞吉在不二。妙处绝几微,如醒半如醉。
自得此中元,万事皆如弃。其元本无色,君子以为贲。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折尽荼蘼,尚留得、一分春色。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
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
人渐远,君休说。榆荚阵,菖蒲药。算不因风雨,只因鶗鴂。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
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兰叶小舟不见。
怅春情、半篙流短。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算。
多少翠襦金碗。奈伤心、莺捎蝶乱。
一酌曹溪水,地灵知佛国。坐具展四山,弥天普法力。
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环翼。梵境迥以幽,玄机涵峻极。
明镜本无台,恒河胡可测。龙蜕湫已平,虎驯究踰侐。
旃檀袅林峦,十里丹艧饰。上乘犹太虚,宁著相与色。
宝林踰千年,谁为善知识。闻钟觉夙缘,真如非外得。
我所思兮西山之美人,爱而不见劳我心。美人娟娟隔云林,昔别遗我双南金。
东风吹行云,飘忽在远道。绿发青蛾眉,念此颜色好。
秋风八月芙蓉开,忆君寄书南浦来。芙蓉寒死十月露,忽复寄书重相催。
我行十八滩,滩水流浩浩。青天急雪乱回风,白日惊雷撼崇岛。
上有袅袅之绿萝,下有汎汎之回波。玄猿暝啼江月出,独不见之愁奈何。
愁奈何,风潇潇,山中岁晏不可以远招。雁鸿茫茫隔烟水,杨柳飒飒悲河桥。
愿携双绮罗,赠此远别者。新愁渺如雾,千里不得写。
早晚下南津,预将书报君。江空日暮不可见,望望西山多白云。
陌上花,开满陌,金屋美人归未得。流苏绣帐掩香尘,目断君王片云隔。
九重宴罢移宫烛,歌管声残更漏促。自临宝榻拂鸾笺,细字斜行写心曲。
陌上花,开满枝,掌中美人知不知。翠眉蝉鬓今何似,趁取花时缓缓归。
书中未尽叮咛意,更遣青鸾口传语。陌上花,年年好。
掌中人,年年老。春光烂漫不归来,转眼残红满芳草。
一封书,千万嘱。油壁车,黄金犊。花边待,花底宿。缓缓归,莫愆期。
绣甸春浓,酒帘外、青山无数。还记得、桃花满院,无郎前度。
红烛画桡临别酒,碧箫残雨相思路。看韶光、零落断桥边,斜阳暮。
无限景,烟中树。无限意,风前絮。对澄湖如镜,玉人何处。
艳影尚疑花欲笑,丽情只有莺能诉。叹西泠、松柏自年年,风流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