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
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京国本繁华,驰逐多英轨。
争歌白雪曲,取酒西城市。朝逢油壁车,暮结青骢尾。
岁月倏可忘,行乐方未已。忽尔畏简书,翻然浩归思。
江山故国近,风物饶阳美。楚柚烟中黄,吴莼波上紫。
还乡问井邑,上堂多庆喜。离别古所难,更畏秋风起。
泽国人家,门以外,水田渺渺。无过是、明潭浅濑,烟蒲风筱。
雪浪江帆喧昼夜,鸡头菱角知多少。泊数行、笭箵忒玲珑,渔蛮绕。
新暑退,芦塘窅。残月映,溪堂皎。且榜他碧石,沽来清醥。
一雨平湖凉思满,数声林笛离情悄。正水云、空阔晚冥冥,沙鸥矫。
玉滴香涡红靥。犀管试描春色。箫底好年华,每到花时相忆。
相忆。相忆。深院月斜风寂。
峭壁悬崖外,幽人此问奇。丹黄秋更老,苍翠晚偏宜。
携屐高吟处,扶筇小立时。螺鬟凉雨瘦,鸦背夕阳迟。
暮霭开生面,遥岚灿列眉。苔深留点缀,藤古衬迷离。
淡冶春容换,微茫暝色移。豪情怀伯纪,重和幔亭诗。
凌晨发铜山,偃蹇四体轻。升车抱头卧,轧轧摧轮惊。
微吟遣白日,倦眼无由醒。昏昏涉百里,日夕骖騑停。
僻路稀人烟,店小无檐楹。土房二三尺,河水杯中盈。
倚墙发半被,但睡无所营。忽闻呢喃语,在我头上鸣。
举头见双燕,急泪当时倾。忽忽三年间,未尝闻此声。
何因却遘此,待我哀平生。金窗绣户不足择,耦寄蒿下如蓬瀛。
人生结发有真意,栖茅饮水何其荣。不然远道阻征役,相思万苦皆餍情。
而我作客客何梦,梦见故山枫树茔。雨淋雪压茔不扫,风欺露侵客不宁。
积此两途恨,欲诉俱无灵。万一犹能化精魄,翻翻羽翼翱沧溟。
而我未曾告所适,奋飞安得魂来并。南方有寡妇,白燕巢其楹。
孀雌号故雄,哀哀不忍听。山鸡翟雉不敢劝,青灯白发来相萦。
北方有老鳏,雉飞当前横。相看勇气满,太息摇其精。
少年自谓国风好,恶闻此操心弥贞。君不见北川之水天上月,处处流光相对明。
黄河一沉沙,万古长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