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尔山水閒,念吾烟霞友。春风吹微波,日暮倚杨柳。
我友惠然至,童仆喜奔走。相别叹经时,相逢虑非久。
所欢得晤言,欲言仍无有。默默各自怡,一室閒相偶。
夜深不能寐,明月在东牖。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七十四年刚送过,今年添作五年来。从前饶算没一马,向后猜阄知几枚。
菜子筋骸强可舞,吴儿心性老仍呆。人家有地皆桑苧,我独贪香却种梅。
书来悽楚日,掩镜恨孤鸾。玉匣伤春晚,瑶妆罢夜阑。
把箫空有忆,撤瑟不成欢。箧锁芙蓉带,奁收翡翠冠。
旧椷仍墨渍,遗挂并香残。岳雨铭旌湿,关云帟帐寒。
哀能毁璧赋,心更陨珠酸。羸博魂应返,千秋泪几弹。
悼亡汾水上,归葬淦江干。梱得留彤管,松铭奕代看。
闰月春光助物华,杏园迎赏欲开花。昼慵闺绣工犹浅,晓起宫妆色渐佳。
袅袅风枝偏弄送,酣酣烟蕊自交加。对君安得辞昏醉,更作狂歌恣所夸。
幽壑霁残雨,飞云昼濛濛。大江泻练遥,上与银汉通。
村墟极平圹,岛屿迷西东。长林隐空舍,众籁吟天风。
悬崖忽焉断,浩荡烟涛雄。夕岚落霞外,把钓何老翁。
流水共情性,沙鸟知心胸。浩然沧浪歌,濯足清潭中。
始知簪绂华,不与渔樵同。兴适随去留,身閒忘达穷。
我生本放浪,中年抗尘容。观图思初服,脱屣期息躬。
长揖凤鸾侣,永投鸥鹭踪。自此卸衔勒,郊原春草丰。
柳圈辞
暖烟飘,绿杨桥,旋结柔圈折细条。都把发春闲懊恼,碧波深处一时抛。
野溪边,丽人天,金缕歌声碧玉圈。解祓不祥随水去,尽回春色到樽前。
问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飏晓风。欲送春愁何处去?一环清影到湘东。
步春溪,喜追陪,相与临流酹一杯。说似碧茵罗袜客,远将愁去莫徘徊。
秉兰芳,俯银塘,迎致新祥祓旧殃。不似汉皋空解珮,归时襟袖有余香。
醉留连,赏春妍,一曲清歌酒十千。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
雪山一片雪,何日落中华。皎洁无藏处,虚空自作花。
石厓穿乳窦,海岸叠潮沙。底用分荆越,诸方总是家。
我皇属忧顾,君子得安居。孟春风且寒,遗子以修途。
四牡何翩翩,回首睇神都。我怀正纡郁,殽函忽已踰。
积雪被长峦,萎者何时苏。岿彼莲花峰,上出浮云衢。
白日皦以县,下视若玄墟。烟尘起西北,原野无定株。
行者中顾怀,居者念其庐。黄河汹东流,乃自昆崙渠。
四海岂不旷,切若肌与肤。亲贤远谗人,古以致康娱。
君子诚多才,乃用在驰驱。秦陇阻关塞,岁月浩已徂。
鞠躬尽明义,足为世所模。
画堂佳气匆匆,玉梅迎腊香初度。人生可庆,官居极品,年登上寿。
一代风流,三公仪范,四朝耆旧。算世间除却,东山谢傅,问谁是,调元手。
眉宇阴功何厚。看富贵荣华长久。金章照眼,彩衣戏舞,桂枝联秀。
尚父规模,武公勋业,亨衢尽有。愿年年剩把,普天霖雨,酿长生酒。
金风秋气肃,霜林翳远道。游子辞故乡,登途展遐眺。
寒烟横苍莽,积翠迷深窅。扬帆千里去,云山一何杳。
江声日夜闻,清猿伤客抱。抑郁念伊人,抗情寄物表。
俯仰今昔间,爰披江蓠草。相思秋水清,相见春风杪。
同心蕙与兰,两地参与昴。侧身云梦泽,离怀空缭绕。
申章托缱绻,意气良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