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夕烛弦诗,晓篷寻画,峭寂襟怀谁语。水落三秋,客行千里,江南日日风雨。
恐滞雁、书传到,一帆又湘楚。
未忘否。紫樽前、别辞归约,芳草满、迢送夕阳莺语。
鬓短那禁霜,想萧萧、添得愁缕。几溯衡沣,证骚笺、撷遍蕙杜。
好严装东返,莫待梅花思汝。
放船晚作南湖游,一葫芦酒当船头。白云翩衣紫霞帔,松风吹发寒飕飕。
少焉月出影零乱,散作百顷玻璃秋。有月复有酒,不饮令人愁。
谪仙在何许,空葬青山头。我家草堂月更好,何如返棹归来休。
归来休,痴人不饮月亦羞。素娥起舞我摘阮,对饮岂必论觥筹,千载与月同风流。
谷口路应赊,前山已夕照。樵夫咏而归,风吹入别调。
天地壮奇遇,丈夫留浩歌。魂归辽海阔,诗比蜀山多。
战垒云犹惨,厓碑血不磨。浣花人未死,延尔草堂过。
天暝瑶廊,香迷珠槛,暗里寻到藤边。小葩柔蒂,五出绽匀圆。
护煞娇黄淡绿,芳心怕、炎晷熏煎。凉阶晚,微闻逗漏,抹丽一时妍。
堪怜风细处,幽馨软弱,难到樽前。借纨扇、兜来一缕龙涎。
记起灵芸小字,销魂甚、谁捧婵娟。休搴摘,红栏宝枕,人静就花眠。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