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春波甸线。把船槛、和愁倚遍。记旧日、胆娘门巷,只在画桥南转。
靠他家、一树枇杷,流莺日日啼歌扇。向燕子楼边,鹅儿酒内,生受花怜柳眷。
到今日、思量处,空爇尽、沈香火慢。被东风几阵,晴丝一夜,吹将往事连天远。
鲛珠休溅。便玉京仙圃,也应风景年年换。閒愁莫惹,城下红桃正绽。
相如忽将老,推挽竟无力。如何羁旅后,弃我复远适。
贫病束我身,送子恨不得。时登高丘望,尘土蔽西北。
山河绕秦陇,关陜入胸臆。形胜悬眼前,顾盼生感激。
指陈出图像,踊跃效功绩。朝廷厌兵久,勉上平戎策。
峥嵘杰阁殿东头,圣代储才礼数优。四库有书资检阅,九关无禁任观游。
日华暖映三珠树,云气晴浮五凤楼。海上仙山真浪语,玉堂深处即瀛洲。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铁船硖过洞犹封,石绾双鬟翠几重。玉女紫霄三万丈,晓妆天镜浸芙蓉。
兹年忽将逝,我心怆以哀。日暮不遑食,空堂独徘徊。
驾言出西城,中有池与台。清渠夹阡陌,寒露被蒿莱。
慨念昔时人,零落安在哉。玄象无淹次,四序倏如摧。
自非藉荣名,一日等尘埃。
坐隐乌皮髀肉消,诸生应笑懒边韶。阶前老马随秋草,袖里遗编俟早朝。
乞米西邻晨有粥,留家南国暑无绡。经明亦是归耕好,清梦无时万里桥。
君不见五老芙蓉峰,绝顶邻霄翠万重。又不见香炉紫烟石,高标照日气千尺。
东南不槩称绝奇,庐山秀色含碧滋。半天飞瀑洒云汉,峡龙作雨风雷悲。
仰观气势何盘礴,一道长流喷穹壑。素崖尽裂丹壁开,白虹乍起银河落。
知君素有江海心,对之不觉清烦襟。响入百潭秋水去,听如三峡流泉音。
子今西行向何处,秋瀑长吟聊寄汝。相思得似石上声,倒海随君流不住。
吾祖昔葬龙腰峰,石边种子今作松。吾家旧住凤池曲,庭前种笋今成竹。
人生变幻那得知,儿时自谓长若斯。一朝蹉跎各老大,况乃落魄天之涯。
天之涯,何淡荡,功名未睹心犹壮。母在宁论鲍叔心,官卑不改陶潜况。
去年风雷建中过,斗酒慇勤奈别何。老樵丈人发诗箧,万素将军赠剑歌。
别来欲度云霄里,羽翼空摧溟渤水。鸿雁天边落日低,鹡鸰原上秋风起。
冕旒二子近何如,客久都门未得书。马首明朝忽西去,何由见尔唾成珠。
庭院沉沉春几许。回影东墙,听得花间语。愿作游丝空里住,随人更落香风处。
芳径苔侵么凤履。没个安排,冉冉行云去。转过蔷薇惊翠羽,相思只在旃檀树。
出门出门盛夏时,山川涤涤炎风吹。余生苦块不可支,骨立远道谁扶持。
四十头颅纷白髭,哀哀少弟前致辞。愿保羸躯安食宿,家有长子日家督。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懒兴时。放草地牛眠易熟,听花村鴂起来迟。
蚕桑辛苦从渠妇,稼穑勤劳任我儿。疏散情怀收不起,春来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