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 其三

苍苍山上松,泠泠山下泉。松挟泉声流,泉与松声还。

春归花在涧,客去鹤掩关。时闻石上枰,落子白云间。

黄世则(1737-1778),字正衡,号可亭。清乾隆时无锡人。国子生。工诗古文辞,善琴。有《半舫诗钞》。
  猜你喜欢
卷帘圆月照方塘,坐久尊空竹有霜。
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不离高枕上,似宿远山边。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
去去忘回远,行行迫腊天。
江寒侵老泪,霜冷逼宵眠。
客路虽经至,归涂尚过千。
家山在台岳,南望几悠然。
峡之西,逐之东,
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
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
我本江吴弄水月,忽来踏偏西南峰。
不知尘界在何许?但怪星辰浮半空。
直疑飞入蝶梦境,此岂应有人行踪?
今朝平远见城郭,去是东川军府雄。
原田坦若看掌上,沙路净如行镜中。
芋区粟垄润含雨,楮林竹径凉生风。
将士懽呼马蹄快,康庄直与锦里通。
关年崎岖得夷路,一笑未暇怜飘蓬。
庄重知为女,宽和解相夫。
母慈均众子,妇道尽皇姑。
春日鸣抟黍,秋风撼毕逋。
尚迟彤管笔,宿草卧龟跗。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无识真。
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会使狗偷扫地无,不须蜂蠆挥钜铁。
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倚床还绣芙蓉。对花丛。牵得丝丝柳线翠烟笼。

愁思远,抛金剪。唾残绒。羞煞鸳鸯衔去一丝红。

山阳判袂几三纪,铁柱题名过十年。聚散信如萍逐水,光阴奚翅筈离弦。

高材未用信犹健,弱羽无心我自全。凫鹤短长何足算,相逢樽酒且留连。

不掩歌唇向画堂,不须名笔作花房。
直应携去林泉好,转觉林泉兴味长。

云压溪塘小雪春,融融和气浥轻尘。山禽共作梅花梦,物性由来懒是真。

马上壶觞处处从,花源又入白云封。石渠飞沬溅春酒,茅屋临流响夕舂。

雨色微侵青薜荔,山光倒映紫芙蓉。南天咫尺今须到,万壑丹霞宿几峰。

银烛秋光冷画屏,绕廊行处思腾腾。美人一去无消息,敲遍阑干唤不应。

慷慨添余思,交游忆可人。
时危还有虑,愁重不知春。
海国迷归棹,关山拥战尘。
黄公何所见?终不事嬴秦。
树君所以牧人。
立法所以静乱。
首恶既其南巢。
元凶于是北窜。
居休气而四塞。
在光华而两旦。
是以雨施作解。
是以风行惟涣。
周之文武洪基。
光宅天下文思。
千载克圣咸熙。
七百在我应期。
实昊天有成命。
惟四方其训之。

虞周世远太平稀,灵鸟翩翩何处飞。千载贤王时运笔,九重圣主正垂衣。

云开丹穴风初静,日上青桐露未晞。黄发老臣怀至治,羽毛五色望来归。

暂荣暂悴石敲火,即空即色眼生花。
许时为客今归去,大历元年是我家。
何用梯媒向外求,长生只合内中修。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行心不到头。

扑地杨花历乱飞,津亭暮色认熹微。天涯作客行将老,江上寻春半欲归。

隔岸钟声穿古树,长堤镫影点柴扉。崇丘待访孙郎碣,听断啼乌送落晖。

一鉴涵虚碧,万象悉其中。
重绿浮轻绿,深红閒浅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