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一开始就气度不凡。首联以北斗星高挂宫城边,巍峨的终南山都倚立在蓬莱三殿之前来映衬皇宫的宏伟高峻。这是借北斗、南山来歌颂长安城的壮观。“北斗挂城”还有一层隐意。据《三辅黄图》卷一记载,汉高祖修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隋唐长安城虽然对秦汉都城的设计作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使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重相依,由北向南同用一道北城垣这一点并没有变。这样就突出了皇帝所居之处,宫城象征北极星周围的紫薇垣,皇城则象征着地平线上以北极星为圆心的天象,而郭城则象征着周天之内。这种以群星环拱北极星的设计思想,是皇权和专制思想在建筑学上的形象反映。所以,作者说“北斗挂城边”不仅是一个夸张性的描写,而且也是对长安城形制的一个象征性说明。
中间两联接着说,皇宫高耸,穿破云层,整个终南山中都缭绕着祥云瑞烟。颔联正面写终南山的宫观殿宇高入云表的壮观。颈联以终南山瑞云缭绕,和朝廷的兴旺之气相通,进一步以终南山景物来加以歌颂。
尾联直接颂扬皇帝寿比南山,治国有如尧舜。有了前面的描写,最后的称颂赞美就水到渠成。这一联连用两个典故,但从文意上看都很贴切,没有生硬拉扯的感觉。
诗人以北斗、南山、金阙、玉堂写宫殿的高峻雄伟、金玉满堂,以终南山的瑞气、祥云,如在仙境,形容皇宫有如天上宫阙,最后祝圣上寿比南山,愿永受圣王统治。诗人的这种赞颂,在战乱频仍、祸患不绝、人命危浅的古代社会实际上是一种很善良的愿望。而作者所生活的唐代前期,国力强大,声威远播,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理想。但是,这种颂歌自古迄今几被所有的文人唱过,已成为陈套陋习,近于套话、门面话,凝定为一个迄今仍被沿用的歌颂模式,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杜审言写出这样虽富丽堂皇而无真挚个性的作品,实是功力和才情的一种浪费。
万里游燕路,经年复此过。人家曲岸少,秋水两涯多。
暝色遥连树,钟声暗度河。微茫知古驿,听尽扣舷歌。
先生笃行士,小隐南麓边。芥视功与名,遗弃如浮烟。
造门非俗流,问字皆英贤。室空长物无,匡床但青毡。
世受静春学,潜心最精专。所以绝外慕,昕夕劳钻研。
斯文诚在兹,乐矣卒岁年。海㝢忽鼎沸,群氓弄戈鋋。
渠魁何狂愚,驰书敢相延。奋袂拂然起,仰首呼青天。
谁为夺我志,清白世所传。洒然携琴剑,乐道鉴鱼鸢。
从此勿相逼,清风激寒泉。当此丧乱际,三纲赖公全。
磊落贞松姿,霜雪愈挺然。九京不可作,星日芳名悬。
因诗寄深衷,叹息颓阳前。
不见江南信使来,菊花应傍战场开。风尘渺渺家难问,节物匆匆老转催。
把酒多无渺日醉,登高只益寸心哀。白头一觉湖山梦,谁料繁华有劫灰。
半生已分老东辽,赖有方书破寂寥。此日来归真意表,岂惟没齿感皇朝。
初月梅花近水开,满林仙杏为谁栽。雨晴采药穿云去,风煖寻诗步月回。
身近玉墀膺宠渥,手调金鼎诧奇才。凤凰池上频回首,会见鹓班接踵来。
高堂云气昼漠漠,四壁阴森满丘壑。知是山人十八公,苍鳞紫甲纷披落。
一株如屈铁,瘦骨崚嶒藓皮裂。两株如老龙,尺幅飞腾雷电掣。
朱明赤帝烜南讹,烈日未得鞭羲和。耳边恍有翠涛出,置身忽在嵩山阿。
观者无言俱动色,绢素淋漓满烟墨。羡君腕底有徂徕,那数秦封与汉植。
吾闻古来画古松,能者无过偃与宏。精神入微妙,化夺天地工。
后来好手谁可比,雄姿崷崒将毋同。千年茯苓下结实,此图莫放仙人入。
神物由来鬼欲偷,玉轴金箱好收拾。
黄昏风雨黯东西,何事皇皇不肯栖。共指漂鸾兼泊凤,难分野鹜与家鸡。
影过平嶂如书壁,声落前汀似印泥。谁把文章移北斗,君家兄弟羽毛齐。
寒气森森护石台,琼林都向碧山栽。天低野阔雀方至,树老香疏蝶未来。
缟袂夜深还积雪,铁衣岁久忽生苔。东风消息江皋动,数点先从岭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