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首联是介绍过郑斋的缘起。诗人说:我和郑七都有饮酒的爱好,所以来找他。隐居与饮酒几乎是不可分离的,它是隐士们高雅、旷达情怀的表现。可见,诗中的言外之意,是说郑七有隐者的高洁胸怀,诗人对他十分倾慕,引为同调,因此才去拜访他。“言寻谷口来”一句,用典故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用典十分贴切,一个“寻”字,也透露了山斋的幽深。两句诗看似平常,却有深刻的义蕴,不仅曲折地交待了郑七的身份和思想情操,也婉转地点出了过山斋的原因和二人深厚的友情。接着诗人以极大的兴趣,用工细的笔墨,在中间两联描绘山斋内外的景色,展现出一幅优美的山居夏图。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上一句说,在通往郑七山斋的曲折的山路上,长满了茂盛的薜荔和女萝,隐隐传达出山斋的幽深和清静。接着是进入山斋后的景象:在水亭周围的水池中,一望无际的荷、菱开放出纯洁清丽的花朵,在微风中散发着清香。“山径”是崎岖的,而水池却是开阔的,从狭窄山路中穿行而至来到山斋后,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诗中“入”字和“开”字,不仅实指了诗人的行动,也透露出心情的变化。接着,在“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一联中,诗人又把笔触从平面的描写转向立体的空间:在那荷、菱盛开的水池上,雨后初晴,空中铺下明朗的阳光,照在残留的雨水上,蒸气冉冉升腾;到傍晚,天气渐渐转阴了,天边又传来隐隐的雷声。其中“日”、“雨”、“阴”几个字,暗示着天气变化很快。诗人来之前,刚下过雨(“含残雨”),而到达时天气才放晴,傍晚又转阴,并且传来隆隆的雷声,又要下雨了。这正是深山中特有的天气,诗人用天气变化之快,烘托山斋的既幽且深,既是实写,也有助于诗歌意境的表现。同时在“日”、“晚”二字中,也包含着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诗人在山斋中逗留的时间。通过这一联的描写,充分渲染了山斋的幽静景色,地上风物和空中景象融为一体,在静谧中包含变化,在幽深中充满生机。诗人形象的描写,使山斋风光充满着感人的魅力,令人心驰神往。中间两联,似乎全是写景。其实,主人的酒盛情款待,席间杯觥交错的欢乐气氛,全都隐藏在字里行间中。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与天边隆隆的雷声相应和,洛阳城里报暮的钟、鼓之声也清晰地传来,诗人该回程了,但车马仍然拴着,迟迟没有起程。诗到这里戛然而止,却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余韵,在迟迟未回中,既包含着诗人对山斋风光的倾心爱慕、流连忘返,同时也表现出主人的深情厚谊。在这悠远的余韵中,诗歌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这首《夏日过郑七山斋》,是杜审言五律中的成功之作。不仅在文字、结构、意境等方面取得了成功,在诗歌的声律上,对仗工稳,音韵协调,整体匀称,也表现出纯熟的技巧。
欲作飞猱度,不畏苍苔深。森森开一面,斜日照前林。
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
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
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
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
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
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
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
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
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随分好事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法聪来报,好事通宵。
似神仙离碧霄,可意种来清醮,猛见了倾国倾城貌。
将一个发慈悲脸儿朦着,葫芦啼到晓。酩子里家去,只落得两下里获铎。
空山夜寒雨霢霂,招寻拟共山中宿。古殿回廊隐杂花,曲亭短径穿高木。
巳忻出郭陪妙赏,可爱专城得良牧。酒馔提携兴起予,衾裯往返劳更仆。
空堂明烛照官服,四座欢声动崖谷。潘令何强颜,王郎亦坦腹。
颜袁二子兴益豪,酒酣系碎刘生筑。张衡倚柱歌四愁,顷刻风来振林屋。
建安七子才不数,东井五星气还淑。烟云对酒会难频,日月行天老易速。
万事相从汗漫游,一生自分山林独。
丛林合沓隐丹邱,还指松头倚画楼。兰桨共移明月夜,绮窗遥对乳峰秋。
阶前蟋蟀寒偏急,池上芙蓉晚更幽。寄语陈遵莫投辖,春来还拟复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