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闻 一作:听)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注释
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
暝:指黄昏
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维扬:即扬州。《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鉴赏

  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诗人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诗前半写景,后半写情,景与情完美融合,写景愈真切,其情愈深,显得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之所以在宿桐庐江时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那是不够的。诗人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这种漫游,就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诗人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读者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读者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像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会分外显得吃力。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全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该诗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乡思寄给朋友,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道德五千言,屡读殊隐奥。
颇能分句法,已自到微妙。
治国与修身,篇篇言上道。
讲解七十家,识者自知要。
十年猿鹤共萧萧,世事驱人肯见饶。
老态岭云风更急,壮心炉篆日还销。
催科政拙岭犹病,御侮才疏盗正骄。
强拾陈言续清唱,却惭横槊按戎昭。
轻匀两脸花,淡扫双眉柳。会写锦笺时,学弄朱弦后。
今春玉钏宽,昨夜罗裙皱。无计奈情何,且醉金杯酒。

书说曾传到剡中,不图今见古人风。间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龚黄十数公。

仁性未尝离日用,道心元自与人同。絜斋衣钵慈湖学,愿发精微一启蒙。

江南万重山,匡庐乃出万重上。人言秋晴万里峨嵋巅,青天一点东南望。

连峰苍苍不见顶,日出彩烟生半岭。玉堂石室藏其中,纵有天风吹不冷。

群岩环峙不可名,岩端霞气升空行。石梁忽贯青霞落,倒海流云走空壑。

万谷钧天广乐鸣,思鸟哀猿一时作。石门百仞当空开,吴越江帆千里来。

仰首见吴越,俯首闻风雷。何人携杖凌倒景,萧条六合谁友哉。

林岑藤茑相撑拒,骖鸾过处原无路。世閒惟有银河数派通,溅珠飞玉流平处。

我昨乘小艇,正出宫亭湖。湖心黯黕沈黛色,夕阳一半开菰蒲。

是时初冬水不落,悬知崆㟅巨壑轰千车。倾崖曲?天长雨,山鬼幽篁人见无。

咫尺未登疑有命,评画看山定谁胜。烟云绝境自人閒,文采风流隔嘉靖。

流落常年惜异才,江山尺绢今残剩。人生衰老来无时,五岳求仙莫辞夐。

醉袖笼鞭,正杏苑、一枝新夺。归卧处、溪山窈窕,亭台层叠。

松籁梧烟萦客梦,溪茶涧笋醒人渴。羡升平、江左玉堂仙,风光别。

繁华事,行人说。凄凉债,今生结。又蜗黄藓绿,断碑残碣。

细雨零星渔榜火,乱鸦飒沓僧龛月。记小楼、一片伎衣红,年时节。

天然姿媚。比向梅花应不异。一斛珍珠。得似鲛人泪点无。

文园老去。恨煞无人能解似。我见应怜。不索长门买似钱。

昔游净翠园,同赋菊枕诗。维时灌阳公,初出为监司。

两迁遂持节,风雅照海湄。从容军政暇,坛坫叠鼓旗。

客并富才俊,主更雄文词。秋光剪入卷,裒集名诗畸。

苦心极镌刻,谓可千秋垂。夷氛海上来,倚枕闻惊鼙。

是时菊正花,黄金甲纷披。秋风一场战,应保危台危。

朱崖地遽弃,百计不得施。馀生脱虎口,寤寐空相思。

昔为称意花,今作断肠枝。兵火万卷尽,梨枣灾可知。

蠹篇纵倖存,零落生蛛丝。安知秋斋中,清芬犹昔时。

寒宵有远梦,相觅应天涯。

铜柱遥临幕府高,武陵溪水日滔滔。桃花不及骅骝色,并与春光照锦袍。

一串尼珠出上方,千重彼岸费津梁。填坑塞窦功才满,拯溺苏焚意若创。

便许空花随地落,忍教沙界实田荒。从兹遍洒诸天露,速止人间六月霜。

欢饮醺醺出相门,劳卿再四劝金尊。
南征已定旋师旅,去暴除残第一人。

何须看教与参禅,运水搬柴傲昔贤。万行尽从勤处满,西方曾有自生莲。

朝散逡巡下玉墀,駪駪去骑趣歌骊。分携共惜杨花暮,归去新尝荔子时。

海上诸生传笥业,天涯游子动乡思。及门故友应相问,为语萧疏鬓已丝。

南渡凄凉六十年,故家遗俗日萧然。不应门户端如此,政坐吾曹欠勉旃。

斗食我今悲白发,束书今喜继青毡。乡来未识衡州士,闾里皆推有此贤。

林动风微扫,庭空月正方。不知昼已短,但觉夜初长。

了了游乖旧,骎骎老至将。街头卖紫角,瓮里洒鹅黄。

陈王骖驾反,副后西园游。并命登飞阁,列坐对芳洲。

桂岩逢暮序,菊水值穷秋。竹径箫声发,桐门琴曲愁。

徒奉文成诵,空知思若抽。

白露霏以静降。

临歧难禁泪如丝,不易相逢易别离。君是事亲侬作妇,此中甘苦有谁知。

一径登危独惘然,重关寂寂锁寒烟。遗民老剩头间雪,战地秋闲郭外田。

闻道无人随匹马,曾经六月堕飞鸢。残碑洒尽诸军泪,苔蚀尘封四十年。

净觉草未宿,先生复踵之。
百年几英特,三载两凋萎。
此去无欢日,重逢有梦时。
向来觞咏地,衰柳带斜晖。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