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无数

亦何累累,亦何辈辈。大者丞相尚书御史大夫章,细琐参军丞簿尉。

大笥小簏声琅琅,还想当时尽朝贵。书生白面朝典铨,夕卷黄河拥高旆。

豪奴千指坐索人,巨室高门闲过醉。一丸已堕睥睨墙,烧烛侯家方嫁妹。

楚猴虽沐冠常裂,《春秋》大义应书贼。岂有中心事主为国恩,日日雕铜分暴客。

生不足怜死不惜,阴风吹满秋灯湿。狼籍头颅杂土飞,独余废印高屋脊。

黎士弘,字愧曾,长汀濯田陈屋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8)。14岁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清康熙元年(1662)任广信府推官,为政清廉,听断精明,六载审理十三县案件,释放无辜数百人,人们称赞他为“黎青天”。康熙三年,广信府属玉山县迭遭战乱,百姓离乡背井,士弘前往省问疾苦,招集流散各地百姓,垦田定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不到一年,百废俱兴,民气渐复。
  猜你喜欢

造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

山合尘纵断,秋高爽气还。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梅花斓斑春渐芳,山弄晴色溪生光。
筍担自随信老步,一步一伫春意长。
路逢邻叟笑谓我,须鬓皓矣脚尚强。
及今行乐刻当岁,莫学痴人无知死亦忙。
味哉此语举手谢,乘兴迤逦入宝坊。
住山老子拍手喜,翠微摇曳白鸟翔。
本来未有十日别,已似故知久别遇他乡。
坐我以蒲团叠膝之榻,薰我以柏鼎醒心之香。
饱我以银丝之饼长菜之馔,瀹我以石花之水申椒之汤。
世方慕羡黄粱枕,谁顾萧飒芙蓉裳。
独如羊枣昌歜嗜,要与古柏寒松苍。
可但三宿桑下生恩爱,已是十年方外通肝肠。
畴昔尽随电光一抹过,方来能有日晷几寸量。
划然长啸出门去,弟遵吾前子扶傍。
慈云信美非吾□,归与归与仰面天茫茫。

西域百年通贡篚,中丞万里建旌旄。坐扫蛮山开瘴疠,永令滇海息波涛。

深秋叶落疑为雨。何人不道征人苦。林薄又斜阳。寒风与路长。

一声南去雁。泪下浑如霰。天外秣陵城。迢迢魂梦惊。

殊方流落频生子。舐犊真堪喜。寻医觅乳费商量。何况他年婚嫁为他忙。

生长东吴同燕旅。不解齐人语。故因犹有旧柴桑。待得青春作伴好还乡。

湖傲山酣。绿蓑白雨,紫笋黄柑。蚕户新封,鸥乡近署,当了头衔。

兴来浪迹犹堪。访酒社、诗朋快谈。焦洞潮声,摄山月色,好个江南。

九江梁楚竟诛夷,自古才高必见疑。脱使郦生犹未死,将军来此亦何为。

莫愁石城住,今来无莫愁。只重石城水,曾汎莫愁舟。

月冷戍台,波荒鱼市,乡关回首何许。采香人不见,废苑空怀古。

湘皋甚时再赋。荡离愁、画桥烟浦。晓角吟霜,晚帘呼酒,难写别情苦。

湖山梦,行归路。忆金狨系马,罗袖当户。玉箫声未断,暗送流年去。

故园心事春镫里,问谁惜、青衫行旅。待埽雪,重来约、高阳旧侣。

卢生笃孝思,终身念母慈。绵绵衣上线,见母不见衣。

笑语与居处,优乎见容止。行道以立身,大孝在吾子。

淇水变新台,春垆当夏开。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

林塘密叶静,禽语绿波翻。坐想青云士,幽寻白石村。

西山遥下榻,芳草欲移轩。时有渔樵侣,春风载笑言。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
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
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
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春雨阴阴十日馀,苔封曲径掩精庐。泥深门外无车马,自向山斋理旧书。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谁陈帝子和番策,
我是男儿为国羞。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
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当日双缣直万缗,买留柯叶拂星辰。上巢绝顶饶千鹤,下憩清阴可百人。

春去春来冬复冬,几思虚论未缘逢。
歙溪道赏兄遗迹,勿少龙泓一老龙。
松栽青郁郁,冬夏不改颜。
园工徇时好,移栽盆盎间。
屈为虬龙形,束缚苦不闲。
岂无培养恩,适性良独难。
吁嗟梁栋材,误为花草看。
爱之不以道,何如老空山。

西河有蛟,北山有虎。渔樵不敢窥,行人心独苦。心独苦兮奈若何,湛卢倒柄将奈何?

  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旁沼星罗。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蒨。时一牵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艺粱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岂必抚麈哉!

  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就良工之剞劂。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采金匮之漏简,访玉山之遗文。敝精神于丘坟,尽心力于河汉。摛藻期之鞶绣,发议必在芬芳。兹自美耳,吾无取焉。尝试论之:夫昆峰积玉,光泽者前毁;瑶山丛桂,芳茂者先折。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斯岂恶粱锦、好蔬布哉!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簪,则吾于兹,山庄可办。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携酒登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去矣阳子,途乖趣别。缅寻此旨,杳若天汉。已矣哉!书不尽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