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观海楼共用一先

此夕双星倍可怜,人间天上两茫然。清霄独坐愁无限,浊酒相看兴自偏。

楼畔曝书谁在眼,窗中乞巧事空传。银河一带无情水,迢递秋期年又年。

黎淳先,字含孺。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乡试拟元。有《鞟言》、《澳州草》。清陈恭尹编《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有传。
  猜你喜欢
东门雪覆尘,出送陕城人。粉郭朝喧市,朱桥夜掩津。
上寮应重学,小吏已甘贫。谢脁曾为掾,希君一比邻。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渐渐乌竿五两轻,一帆秋色下江滨。
请缨北阙非无意,捧檄南州且为亲。
神骥解缰天上足,风鹏摇翮日边身。
归途眯眼尘沙恶,想梦西湖十里春。
酒供砚滴濡毫冷,火守更筹添漏长。

不誇西子锦为幄,肯道太真云想衣。

翠干轩轩迥出林,夜风吹籁紫箫音。老龙头角云霄近,玄豹文章雾雨深。

末路浮荣炊剑首,半生遗恨寄琴心。愁吟独溅花前泪,故国山河百战侵。

竹径烟迷薜荔墙,好风摇曳弄垂杨。无情啼鸟向人忙。

一曲瑶琴消午梦,半炉沉水爇春香。倚阑无语又斜阳。

天际多刚风,沧溟隔弱水。相思不可极,之子在万里。

万里各一天,恍惚在我前。区区倘见察,敢不输中悁。

君家好兄弟,玉树森以敷。季也更超特,落落珊瑚株。

山岦岌。骇浪掀天天地窄。峡声倒卷蛟龙泣。

哀猿四啸惊魂魄。凭棺立。愁心一片随波急。

彩绚吴笺茧理斜,龙须沤楮压冰花。风帆载重归苍汉,春殿翻经拥缝霞。

挥洒定崇前世典,宠光先到大臣家。遥知朝着虚贤席,莫为湖山枉使槎。

名花只好富家开,不为贫家不解栽。便有花开仍落去,也无人送酒钱来。

蓟门樽酒藉芳皋,把袂休惊客思劳。绿鬓主恩鹓鹭羽,青春使节凤凰毛。

花台柳树侵城阙,瓜步江声入海涛。知汝星轺吟眺后,独看池草梦仙曹。

妙绝新亭九宫下,似杯非杓异山罍。昔从树杪泠风去,今向天边洒雨来。

芥子量应容宇宙,黍珠境不外楼台。从师斟酌行藏事,小阅冥灵一万回。

轻雷入树惊花魄,白浪浮空涨水脂。

行行重行行,裹粮戴吾笠。修途日以荒,所在生荆棘。

犹豫立道傍,徘徊以叹息。所苦非别离,浩荡无所适。

深谷暮烟平,长河明月飞。孤云藐旷覼,转蓬何时归。

忠信不可托,廉介多见欺。惆怅返故乡,且复掩柴扉。

倾城误人身,嗟哉难具陈。请君试侧耳,听妾歌其因。

妾初未笄学新妆,肌理玉雪眉黛长。融怡窈袅销金裳,态浓意远夺目光。

当时见者心为狂,共谓绝代惊非常。拟思昭阳奉君王,三千宠爱一身当。

宁知事大缪,嫁作荡子妇。空闺独宿度芳华,蓬首乱鬓颜色朽。

四海十年不相闻,一朝归来新閒旧。新閒旧,妾何有,摈妾不使侍箕帚。

佳人多命薄,是事君信否。倾城误人身,古来唯有李夫人。

延年作歌帝所珍,贮之金屋荐华茵。宠光杂遝疏弟昆,将死掩面留馀恩。

千载不复见,言之涕沾巾。倾城误人身,此曲哀怨何可听。

独于残漏一登楼,似水银河宿雨收。得月最难如此夜,多愁终古不宜秋。

仍望云气思人海,自向星辰问斗牛。寂寂千山烽火后,不逢南雁话离忧。

五架三间粗有庐,萧条城市似村墟。鹿卢空自装长剑,宛委何曾读异书。

公事有程知网密,人心难料岂交疏。平生湖海元龙气,报道年来渐破除。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拥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玄焉,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势亦足以相敌。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