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昔君射策明光宫,腾骧燕市骅骝空。谁遣妖星逼天阙,鼎湖竟坠乌号弓。
小臣攀髯死未得,重茧万里还乡国。剑阁嵯峨战血腥,豺狼窃据昏巴僰。
八口凄凉何所归,穷途那免寒与饥。长镵作伴拾橡栗,短褐不完歌《采薇》。
清谓滩头钓鲂鲤,诛茅结屋将已矣。亭边呵止故将军,驴背谁知前进士。
青鞋竹笠秦川来,登高怀古羲皇台。酒酣拔剑《鸲鹆舞》,梦回巫峡秋猿哀。
达人自古嗟飘荡,鼓刀而屠太公望。天子宵衣问隐沦,征书旦夕磻溪上。
歌版当年出绛纱,绿腰红袖尽铅华。只今便面春风在,曾向章台拂柳花。
满目河山感慨多,叶飞如雨水增波。丹枫白雁生秋兴,紫蟹黄花共醉歌。
头戴南冠白已矣,手遮西日奈愁何。登高能赋知无益,和汝题糕且一哦。
使君临湘人,旧住青阳里。一从游宦之江郡,长忆青阳好山水。
梅池之水深瀰瀰,晴绿酿涨青玻瓈。蛟龙夜擘山石裂,下注湘水衮衮而东驰。
群山插天削寒碧,大云嵯峨几千尺。苍烟尽覆紫芝岩,日光却射青萝壁。
图中茸帽紫绮裘,使君行乐何风流。长松过雨晓色净,抱琴来此吟清秋。
琴中有声传太古,振羽流商动林莽。淳风已变知者寡,却望苍梧叹脩阻。
我欲起扫石上苔,为君更置青螺杯。手攀琼枝拂明月,骑取白鹤径欲归。
蓬莱蓬莱微茫不可以度,嗟我民昔捐瘠兮孰遗以哺。
民今有子兮穫有稌,挽之不留兮君盍予。顾思使君兮不可忘,泛澄江兮望临湘。
临湘山高兮水长,允怀使君兮乐哉青阳。
砥柱中流折,藏舟半夜移。世贤高允相,人叹叔孙仪。
未拜荆州面,尝蒙国士知。无阶陪引绋,万里望灵輀。
下郭有幽宅,前当大诰峰。壁犹存宋拓,碣不是秦封。
北户六桥塔,南邻三殿钟。演花时过客,谁复梦元龙。
钗梁旧燕。怅尘满镜台,奁衣慵换。笛里暮愁,琴里秋心春痕短。
高楼明月吹箫伴。隔瀛海、仙山天远。乱莺啼后,碧苔院宇,履綦谁见。
江馆。萧萧夜雨暮云外,尚把鸾音凝盼。骑省费词,元相悲怀谁深浅。
朱颜省识春风面。倩谁写、真真行看。芳魂纵使招来,怕随梦散。
夕阳都在小楼西。更桥西。更湖西。湖外青山,山色晚来低。
春又阑删人又去,愁独自,下帘拢,听马嘶。
马嘶。马嘶。路还迷。柳几堤。竹几篱。鞭也,鞭也,鞭不到、红扇双扉。
况是行云,和雨做新泥。且住拗花花未落,花落后,怕重游,旧径非。
蔓草荒烟,问谁氏、断碑磨灭。争道是、向家幼女,持贞矢节。
待字年时身未嫁,于归欲赋夫先没。却等閒、不说未亡人,心如铁。
私恩少,情偏切。大义凛,志尤决。尽满腔孤愤,刀痕迸裂。
地下青燐应烈焰,闺中红粉成英杰。只年年、寒食杜鹃啼,流红血。
日暮长风吹钓丝,扣舷歌向月明时。乾坤纳纳长如此,世事悠悠自不知。
积雨尽从沧海去,高山不逐白云移。等閒领得东皇意,草色花香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