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渚平系缆,柳丝垂、拂我船窗孤倚。沙鸟不知凫与雁,隐隐衔芦飞起。
入水天深,贴云山远,大有秋来意。悄焉风过,客心吹去千里。
还羡老瓦粗樽,鲈肥酒熟,占与渔兄弟。画稿萧疏临未就,夕色又催行矣。
断汊菱歌,荒湄榔响,渐散烟无际。海东月缓,隔篷梦暗潮尾。
伐木音久废,交友竟吾欺。利害纷啖食,迫逐方交驰。
晨起践零露,四顾将安之。东路阻山海,北走到临淄。
临淄古齐国,淳风亦早衰。惟闻管敬仲,尝受鲍叔知。
其人今已殁,乡里失其依。知音苟不存,仗剑起旋归。
隐之千载后,共喜远孙来。为酌廉泉水,殷勤寄凤台。
闽峤东南尽海湾,重洋突涌大孱颜。鸡笼口踞全台北,信否来龙自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