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见贻佳什愈见高怀因次来章辄歌盛美

一簇林亭景象幽,葛巾芒屦恣优游。
未饶荣启歌三乐,不学张衡咏四愁。
二品位高犹是忝,九天恩重若为酬。
儒生所得谁如我,岂复咨嗟雪满头。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相茶真似石韫璧,至精那可皮肤识。
溪芽不给万口须,往往山毛俱入食。
云龙正用不近班,乞与麤官诚腼颜。
崇朝一碗坐官局,申旦形清不成宿。
平生乐此臭味同,故人贻我情相烛。
黄侯发轫日千里,天育收驹自汧渭。
车声出鼎细九盘,如此佳句谁能似。
遣试齐民蟹眼汤,扶起醉头湔腐肠。
颇类它时玉川子,破鼻竹林风送香。
吾侪幽事动不朽,但读离骚可无酒。
峰峦九锁路萦盘,翠色沾衣作晚寒。
日暮神仙归洞府,雨余星斗下天坛。
人生何用千钟贵,老去须求一室安。
会得谷神元不死,世间何事可相干。

淳祐清忠推杜李,岿然名德赖公存。岁时阔会英耆社,风月稀游独乐园。

一榻自观心主静,诸贤欲扣我忘言。仆归借屋西湖畔,半载才能两造门。

返照中岩流,峨眉分外清。
一弯新吐月,共我两忘形。
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
荻花风索索,拥被不堪听。

偶乘纤月落,都傍古帘旌。叶底沾微露,墙阴弄小明。

避秋知梦短,近水斗身轻。莫谓西风烈,明年草又生。

浅渚明沙聚碧流。依然春信锁枝头。金徽昨夜初赓曲,羌笛何人更倚楼。

朝露重,晚烟浮。几回花下月如钩。而今贮向纱窗里,点点寒香入梦愁。

吴苑梨华赤,关闽霜度时。輶轩首京路,蹀躞嘶青骊。

郎官旧隐松江口,门前种得先生柳。忽逢明主垂衣裳,肯使遗贤滞陵薮。

三年制锦动香名,千丈澄潭照眼清。日与同官俱坐啸,顿令豪吏尽销声。

君家文献非常调,健笔雄词世应少。卓茂何妨密县卑,鲁恭岂谓中牟小。

凤台西上雪花飞,琴鹤翩翩也自随。云霄相逐夔龙远,留此甘棠去后思。

夕郎凛凛馀风烈,有女犹为世妇师。处己幽闺推德厚,相夫贤路已名驰。

秋天零露铭旌湿,晓月沈光独鹤悲。他日赠黄频锡宠,冢前羊虎石累累。

山水东鄞本自佳,使星临照愈光华。甘棠美荫踰千里,画角仁声度万家。

正喜泉香浮竹叶,更看杯影浸梅花。最闻便有芝封到,莫惜连宵晕脸霞。

荒村屏迹任时移,山水昏明各异姿。
穹谷烟凝成襞积,斜林风过作鳞差。
病身岂复能强健,末路惟应足抵巇。
万古升沉同鸟没,盖棺犹未且题诗。

木叶捲寥空,飕飗起朔风。万峰寒翠里,一点夕阳红。

瘦筇支我上南山,才到山中分外閒。
九十日春将解印,百年心事几凭栏。
燕营一垒雏相庆,鹤舞三台仙未还。
松菊把门牢闭着,谁人弹压此蚤坛。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股肱谗慝,令尹子常。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三年淹恤,宠赂莫章。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斯人逃罪,国无纪纲。所贵哲后,区别奸良。

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聪俊宫娥妙奕棋,每虞宣唤各穷奇。更阑自覆忘忧局,好著长防敌手知。

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塞烟沙草。又上邮亭道。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何时到。放怀吟啸。相伴山间老。

荡子从来好留滞,况复关山远迢递。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婿。

偏讶思君无限女,欲罢欲忘还复忆。愿作王母三青鸟,飞去飞来传消息。

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薄寒庭宇愁如水,和云酿成凄楚。乳燕背斜阳,算春无归处。

嫩阴浑欲暮。又迷了、冶桃前渡。一碧东园,旧痕空荡,断萍零絮。

离绪。罥平芜,微风外、声声晚鹃尤苦。吹梦堕淮西,怕阑珊无据。

六朝君莫妒。只禁受、恨烟颦雨。待相见,悄掩重帘,共剪镫深语。

欢言苦不足,离别怅无多。执手长太息,中夜起悲歌。

悲歌夫若何,人生渺逝波。驱车洛阳道,振策厉嵩河。

三复琼瑶篇,永念在中阿。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寄谢铜街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

  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渟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徐逶迤,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缅,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濆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 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 刻缕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

  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 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著,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 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